李建偉任皮特?沃克大師學術報告主持并做精彩發言
提問:請問幾位大師如何看待年輕景觀設計師的成長和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
李建偉:今天早上我和皮特•沃克先生在他的大師園里面有一個很簡短的對話,他告訴我,這個設計(注:第九屆園博會“皮特•沃克花園”)是他做的,但是里面很多細節是由杰克•沃克(注:皮特•沃克大師之子)提出來的,包括樹種一排還是兩排等,他在整個過程當中,一直在設計,不是說父親的一個創意出來之后永遠只能是這個樣子,杰克•沃克在后面加了很多的細節,很多新的創意。我覺得這讓我們在座的所有設計師都得到一個啟示:每一個人在做設計的任何一個部分,都是在做創意,都是在延續創意,所以這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時候都不能說哪一個人出了一個草圖,那個草圖就完成了所有的設計,實際上整個過程一直到施工完成,這個進程都是在做創意,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覺得杰克以后肯定會超過他的父母。
李建偉先生主持大師對話環節(董靜/攝)
剛剛杰克•沃克先生說的很好,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總是一個勝利者,你總會遇到失敗,不是所有的項目你都能拿得到,所以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你要想辦法,讓自己學會分析總結,每一次失敗實際上都會給你將來的成功帶來很多的經驗,把這些經驗應用到設計過程當中去,你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皮特•沃克先生講的話中有一句話是核心,是什么呢?他說我們現在針對的問題越來越復雜,我們遇到的難題越來越多,解決難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最簡單的辦法,一個事情能夠對付所有的問題,這就是極簡主義的精華。面對一個復雜的項目,你必須要認清楚哪一個是最重要的,你的創意能夠對所有的問題都產生效果,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這也是極簡主義。
在美國的時候我見識過瑪莎的奮斗,確實很艱難,即使在美國這樣一個非常開放的國家,都非常不能接受藝術和另類,不能接受突破,所以想要突破,難度是非常大的,但是瑪莎成功了,她走出了這個氛圍,讓大家明白了景觀藝術可以這樣做,我們應該給她一些掌聲。
瑪莎女士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提出了一個觀點,我們用現在的手法重新和過去連接,這種連接是一種純現代的認識,一種現代的生活的表達,而不是說把過去的一些搬過來,這不是文化,只有你認識了這個文化,用新的手法和符合今天人的需要的方式,來和過去相連接,這才是一種文化的表達,有一句口號說文化是一種關懷,你要關心這個土地和這群人。不要說這個東西是不是中國文化,那個是不是中國文化,這沒有意義,你關心這一山一水,關心這樣的文化和人群、空氣和水體,你就是做的中國文化,所以文化是多層面的,是一種廣泛的純生活的表達,我認為不要為這個事情太糾結了。我發現很多設計院很多設計師都非常的糾結:我做這個事情是不是屬于中國文化?總在懷疑自己,這個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編輯: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