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路是南京著名的銀杏大道,曾被公認為市區秋意最濃的地方。2012年底,一大批銀杏為修建地鐵四號線“挪窩”,不少市民牽掛著它們,還有人去看望它們。幾個月過去了,銀杏們還好嗎?
66棵銀杏還在“春捂”
“找到北京西路搬走的銀杏樹啦,已經移栽麒麟生態園中央公園,大家快來看!”早在去年年底,銀杏剛移植沒兩天,網友“人為燕”便將自己去看望銀杏的經歷曬到了網上。當時尚未移植完畢,只有幾棵矗立在園中,被鐵絲和竹竿固定住,顯得有些孤單。
昨天上午,記者還沒進入麒麟生態園,遠遠就望見路邊廣場上的一排新綠。南京城建項目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宋永利說,按規劃,原打算移植北京西路上的67棵銀杏,可其中一棵經鑒定為水杉,所以只有66棵銀杏移入園中。
這批銀杏按年齡、大小、樹狀進行區分,在園中“安家”。園區東側是開放式廣場,15棵高大的銀杏形成樹陣,頗為壯觀。樹齡較小的銀杏分布園中各處,有的守護在正門,有的和其他樹種“混居”。銀杏們胸前都掛著“身份證”,上面標注著編號、胸徑規格等信息。
嫩綠的銀杏枝葉在風中搖擺,仔細一看,樹干還裹著“冬裝”。編號為86的銀杏,茁壯的枝干外裹著一層稻草,稻草外面還覆著一層綠毯。宋永利說,稻草是給銀杏保暖的,綠毯又叫土工布,能夠幫助銀杏更好地涵養水分。
“老壽星”胸圍大了1厘米多
長期長在人行道旁,樹池中的水分和土壤都有限,再加上移植時難免根部受傷,剛來到園中時,銀杏們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為讓它們存活,工作人員除了澆水、施肥,還專門設置了透氣孔供它們呼吸。“這些透氣孔埋入地下70厘米,直達銀杏根部。”江蘇省標定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的顧明負責監理銀杏養護,他說,工人們時常從透氣孔中抽水,防止積水過多導致樹根潰爛。
沿著市民廣場往里走,在西側的一處高地上,矗立著三棵高大的銀杏。其中一棵胸徑為49厘米,是園中的老壽星。去年移植時,為方便運輸,老壽星被剪掉不少枝丫,但經過精心養護,它的枝干直指天空,綠葉簌簌抖動。工作人員量了一下,老壽星胸徑為52厘米,除去“冬衣”的厚度,胸徑增加了0.5厘米,相當于胸圍增加了1厘米多。
在園區正門口,編號為96的銀杏胸徑僅10厘米,樹齡4年,是園中最年輕的銀杏。它的枝丫很細,但全都吐出了嫩芽。一群喜鵲不住地叫,原來在樹頂上筑了巢。
未來或繼續在生態廊道“服役”
去年,北京西路的66棵銀杏移植后,“@南京發布”曾回應說,地鐵建設完工后,將移植大規格銀杏,及時恢復原有景觀。“人為燕”在帖子中提出疑問,這些銀杏會再次回植嗎?對此,宋永利和顧明都認為,一些銀杏已經步入“中年”,移植時根部受過傷,如果再次移植,不但會導致銀杏受傷,它們的生活環境也大打折扣,存活率將大大降低。
這一觀點,得到了南京市園林局綠化管理處處長李銘的認同。李銘說,為銀杏的健康生長考慮,地鐵完工后將重新購買、種植銀杏,不再使用移植至生態園的銀杏。移植過來的這批樹,很可能將繼續在麒麟科技創新園的生態主廊道“服役”。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