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光:苗圃大擴張“商機”還是“危機”
自2009年起,國內的苗圃生產面積又經歷了一段快速增長期,連續幾年新增種植面積都在百萬畝以上,且這股擴張勢頭迄今未止。從結構上分析,中小苗圃擴張占新增種植面積的90%以上;大型企業苗圃所占份額雖然不到10%,但對整個產業起著導向作用。
滕頭園林作為業內頗具影響力的園林苗木企業,在此輪規模化擴張行列中引人注目。2012年7月至9月,吳世光實地考察調研了西北、華北、華中、華東等地區的13個省份的苗木資源和市場情況,在此期間與眾多業內同行進行了交流。針對業內頗為關心的大型企業苗圃的規模化擴張現象,他在考察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浙江滕頭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世光
行業大佬布局現狀如何?
2009年以來,在地方政府的政策鼓勵、園林企業相繼上市、政府四萬億保經濟增長的投資效應以及房地產市場飆升等因素的合力下,苗木需求發生爆發式增長,量價齊升,效益誘人,共同促成了這一波的苗圃建設熱潮。規模化擴展擴張正是這一階段的鮮明印記,一批規模動輒數千上萬畝的大型苗圃在各地涌現。
吳世光將龍頭企業的擴張分為三大類:一是原有規模已經不小,根據工程業務發展需要,在不同區域擴建苗圃的,比如棕櫚園林等;二是業外資本進入苗木行業,定位于規模經營的,如江蘇澳洋等;三是根據企業發展戰略進行規模化經營擴張的,滕頭園林則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對于這種發展勢頭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吳世光認為: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值得肯定的一面是,規模化經營使得產業集中度更高,企業的生產要素結合更科學,經營目標更清晰、管理更規范、技術更先進,更便于集約化生產,抗風險能力更強,對苗木產業的提升發展能起示范和帶動作用;另一方面,隨之出現的問題也必須引起足夠重視。苗圃面積規模上去了,但經營和理念上仍存在不少問題,較之前幾波苗圃擴張,除了株行距拉開有所改進、一些較有特色的專類苗圃出現之外,目標定位、品種及其適應性、商品化標準、投入產出周期、市場容量、經營管理、技術與操作能力,銷售渠道等諸多方面均未見改善,仍有所欠缺。
針對目前部分品種生產過量的現象,吳世光著重分析道,不顧所在地區氣候土壤條件和市場是否適應,以追求新奇和高價為目的,跨區域大種北美紅楓、北美海棠,到處一窩蜂地生產“園蠟二號”和速生法桐等,以致后兩個品種的種苗分別達到十幾億株,需用多于種苗數十倍的土地在若干年內才能消化。而真正有市場前景的鄉土樹種如黃連木、紅果冬青、福建山櫻花、樸樹、苦楝、元寶楓、烏桕、楓香和雜交馬褂木等卻少有批量的優質種苗問世。在苗木種植上不顧實際,一味追求市場火的、速生的、價格高的和國外引進品種,是一種不良傾向,將為這一時期的苗圃擴張埋下隱患,進一步加深苗木生產的同質化和結構性矛盾,對苗木產業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苗木企業如何把握“一帶一路”重大機遇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建設蘊含重大綠色發展潛力,涉及沿線60多個國家的生態環境保護,也與國內相關省份的環保工作密切相關。【詳細】
新三板苗木種植行業近三成企業虧損 融資表現平淡
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苗木種植行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荒山改造、防風防沙,更多的是向風景美化、生態維護和修復等功能性方向發展。【詳細】
2011-2012年度全國十佳園林苗木企業
2011-2012年度全國十佳園林苗木企業名單 浙江蕭山凌飛環境綠化有限公司 上海園林(集團)有限公司 棕櫚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長沙跳馬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詳細】
苗在善:綠化行業先行者
作為一位創建幸福企業的綠色使者,青島太行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苗在善,在帶領企業領先于全國行業前列的道路上,依然沒有懈怠與驕傲,他正帶領自己的團隊打造一個屬于太行園林的品牌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