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城鎮新區五百米范圍須建小學幼兒園
城鎮新區規劃布局不能破壞自然和人文資源;城鎮新區500米范圍內必須建設小學、幼兒園;避免低收入人群過于集中,人為形成貧民窟……近日,《山西省城鎮新區規劃建設導則》(下稱《導則》)和《山西省城鎮新區規劃建設控制性指標》出爐,為我省城鎮新區規劃建設制定新規矩。
省住建廳工作人員介紹,《導則》借鑒了國內外城鎮新區建設的優秀規劃案例與實踐經驗,并結合我省實際而制定,對我省城鎮新區建設總體規劃、地域風貌特色營造、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綠色交通及綠色市政系統建設等11個城市新區規劃內容作出規定?!秾t》規定,我省城鎮新區整體規劃中應根據當地生態結構的完整性,劃定禁建、限建、適建、已建的區域,避免破壞當地自然和人文資源。城鎮新區還要對城鎮周邊的大型山體、生態屏障進行保護和修復。對自然山體及其周邊和自然水體兩岸應全面綠化,城鎮新區綠地系統建設主要指標必須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綠地率38%,綠化覆蓋率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平方米。新區內每5萬人設置一處城市公園,用地面積不小于5萬平方米;市民出行500米范圍內至少設置一處街頭綠地,用地面積不小于0.5萬平方米。
城鎮新區人均擁有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應達到5.5平方米以上,每萬人擁有醫院床位不小于40個,衛生服務中心不少于0.3個,500米范圍內要有免費文體設施公共服務設施,500米范圍內小學、幼兒園配比比例應達到100%。
此外,居住社區得有包容性,基層社區中建設一定比例的保障型住房,避免低收入人群過于集中,人為形成貧民窟。
據悉,我省今后每年將有60萬左右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未來至少有700多萬人口需要轉移到城鎮、大城市,城鎮新區發展的空間也隨之將增加700余平方公里(按人均100平方米)。科學的城鎮新區規劃有助于增強我省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等功能。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探秘七里峪景區 發現珍稀樹種長裂葛蘿槭
稀有的長裂葛蘿槭樹種夾雜在霍山的密林中,她的嫵媚、她的廬山面目隨著深入了解,對她的疑惑也一點點地排除。這是一組經過2010年數月實地考察并查找資料后公開的圖片。【詳細】
山西恢復濕地功能 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
山西地處內陸腹地,屬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作為全國重要煤炭能源基地,山西濕地保護對改善全省生態環境尤為重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