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科桑底:生態建筑的功能復合
意大利人索拉里把生態學和建筑學兩詞合并,提出“生態建筑學”的理念,成為世界著名的生態建筑家。上世紀70年代,索拉里和妻子購買了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以北70英里處沙漠上的一塊860英畝的土地,開始建設阿科桑底,希望將其烏托邦城市理想變成現實。阿科桑底于是成了實踐生態建筑的城市實例。
阿科桑底的副主席鍵空田村帶記者參觀了阿科桑底建筑群。在這里,通過盤旋的坡路,人們可以在10分鐘內步行去任何地方。辦公和居住區的每個房間都采光良好,人們可以在建筑延伸出來的平臺花園接觸到新鮮空氣與自然風景。良好的無線網絡系統更助力這里的人們和外界保持聯系。
阿科桑底的核心建筑之一是“瓷穹頂”,夏季可遮光庇蔭,冬天可為內部提供熱源。建筑群的熱能來自連排溫室收集的太陽的“暖氣”。得益于巧妙設計,這里的建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能量。支持這座城市發展的基金會主席杰佛瑞·施坦說:“在這里,我們每個人平均消耗的能源,僅是一般人的1/6。重要的是,我們仍舊過得很舒適。”
施坦說,在美國現代化進程中,城市大都是平鋪式地發展。在紐約、洛杉磯等大都市,人們每天不得不花幾個小時坐在汽車里,往來在上下班的路上。人們發明汽車本來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連接”,卻導致了能源的大量消耗,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施坦表示,索拉里的“生態建筑”的城市設計理念是依照生態學來設計城市,實現微型、復合、集約。阿科桑底是立體的、可持續的,建筑的多功能被發揮到了極致。在這里,從辦公、住宿、餐飲到社區生活、娛樂休閑,所有內容都可以在一個占地面積很小的立體空間里完成。阿科桑底的用地面積僅為一個5000人居住的標準城市用地的2%,建筑設計上最大程度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創造更多的公共空間來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
不過,由于資金不足,40多年來,阿科桑底只完成了全部建筑規劃的3%。支持阿科桑底建設的資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手工作坊里人們制作出售手工風鈴;教學項目向學生收取一定學費;旅游和各種文化活動的收入。不過,這些遠遠不足以支撐阿科桑底的建設。
盡管進展緩慢,索拉里的追隨者仍在這里構筑夢想,近80名居民長住于此,也有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前來服務,承擔設計、建設、維護、管理等工作。
一名叫沈夢玲的中國姑娘已經在阿科桑底從事了半年多的志愿服務,她說:“這種生態友好的城市設計理念讓我很受觸動,這里的生活方式非常簡單、質樸、環保。由于公共空間多,經常舉行社區活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非常和諧友善。”沈夢玲在一所美國大學學習環境工程,她希望能把索拉里關于生態城的理念運用到將來的工作實踐中。
在記者采訪阿科桑底后的兩天,索拉里先生以93歲的高齡辭世了。但是,他關于生態與環境的理念——盡量減少能源消耗,而不是靠掠奪資源維持城市發展,仍將警示著我們的未來。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布建筑設計新規 釋放建筑創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則(修訂稿)》)。據悉,《規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
廣東佛山全球征集啟動區城市設計方案
佛山市國土資源和城鄉規劃局網站近日發布國際競賽公告,面向全球征集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啟動區城市設計方案,公告還披露了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規劃范圍以及項目情況。【詳細】
河南城市設計有了指導規則
11月20日,記者從(河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獲悉,《河南省城市設計導則(試行)》已經正式發布,這標志著我省城市、縣城規劃區內城市設計的編制、審批和實施有了指導規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