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5日從黃山市政府了解到,該市與聯合國全球環境基金組織共同合作實施的“黃山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的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年內有望正式實施。這是我國以風景名勝區為實施主體的首個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項目。
黃山地區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分布有456種脊椎動物和1800多種高等植物,以全國0.1%的陸地面積占動植物物種數量的7%,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確定為世界108個生物多樣性分布中心之一,并被最新確定為中國33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生物多樣性、不可替代性指數居華東地區之首。2010年,黃山市政府啟動“黃山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申報程序,2011年11月順利通過全球環境基金組織審核進入項目準備階段。
“黃山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國際贈款為260萬美元,當地配套1050萬美元,涉及黃山風景區、清涼峰、九龍峰、五溪山、天湖山、嶺南等6個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的5個行政村,實施內容包括政策法規和機構建設、提高保護區管理效率和網絡建設、能力建設和環境教育及公眾意識提高、成果分享及項目管理四大板塊25個項目。據了解,該項目實施周期為5年,將通過加強黃山地區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總結推廣黃山風景區及周邊區域在旅游開發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提升整個地區的生態保護管理水平,力爭成為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示范。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