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掌楸,別名馬褂木,屬木蘭科鵝掌楸屬。該屬現僅存中國鵝掌楸和北美鵝掌楸兩種,其樹干直,材質好,葉形奇特,是優良的園林綠化和用材樹種。中國鵝掌楸原產于長江流域,上世紀70年代豫南地區開始引種,生長表現良好。為培育速生豐產優質鵝掌楸,特介紹鵝掌楸苗木培育技術如下。
播種育苗技術
種子采收10月中下旬,鵝掌楸果實陸續成熟,當果實呈褐色時應及時采收。采果母樹應選擇本地種源20年至30年生的健壯、群狀分布的樹木,采摘的果實在室內攤開陰干,約一周后,放在日光下曬3天至5天,待翅狀小堅果自行分離后去雜,然后裝入布袋干藏。
圃地播種育苗圃地應選擇避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秋末冬初對苗圃地進行深翻,翌年春季結合平整圃地施足基肥,做好排水溝,修筑高床,苗床方向為東西向。播種可采用撒播或條播,撒播播種量為300千克/公頃至450千克/公頃;條播條距為25厘米至30厘米,播種量為150千克/公頃至225千克/公頃,于3月中上旬播種。播前用冷水浸泡種子24小時,播后覆蓋1厘米厚的細沙土并蓋以稻草,若無稻草可用遮陽網替代。
遮陰除草若無有效遮陰措施,鵝掌楸苗易遭日灼危害,因此遮陰防灼傷是鵝掌楸苗木繁育過程中首要解決的問題。一般經20天至30天幼苗出土,選在陰天或下午揭草(遮陽網)。揭草后適度遮蔭,透光度50%至60%為宜。苗木生長季節,要及時松土,并按照“除早、除小”的原則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濕潤,雨水多的季節要注意排水,防止苗木根腐。由于鵝掌楸種子發芽率低,為提高苗木產量和質量,在4月底至8月初要進行間苗和補苗。鵝掌楸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光照的要求不同,幼苗期較喜蔭蔽環境,忌強光曝曬,長大后喜光。為了幼苗正常生長,小苗上袋后要及時搭棚遮蔭。
肥水管理鵝掌楸是喜氮樹種,當幼苗長出4片真葉時,適當施用氮肥或人糞尿2至3次,追肥宜少量多次、先稀后濃。立秋過后應停止追施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或施3克/升磷酸二氫鉀1至2次,促進植株嫩梢木質化,增強其抗寒性,有利于越冬。苗期應及時除草,適時灌水排水,根據圃地肥力情況酌施追肥。一年生苗高達1米時,即可出圃定植,部分小苗可留養1年,翌年再用于造林。
扦插育苗技術
除了播種育苗以外,鵝掌楸還可用扦插法育苗。在豫南地區,多采用硬枝扦插的方法,其育苗方法簡單易學、便于掌握。在落葉后翌年2月下旬,選擇健壯母樹,剪取一年生5毫米以上粗枝條作為插穗,穗長15厘米左右,每穗應具有2至3個飽滿的芽,下端切口平剪,按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插入土中3/4,扦插前可用生根粉浸30分鐘左右。插條應隨采隨插,插好后要有遮蔭設施,勤噴水。此法成苗率可達80%,一年生苗生長至80厘米以上,同樣可以出圃造林。
(作者單位系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