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可食用花卉達700余種 原料緊缺成發展“瓶頸”
云南素有“亞洲花都”之稱,花卉新品種研發和品種種類均居全國第一,是我國最重要的花卉新品種研發基地和亞洲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同時,云南還擁有豐富的加工花卉品種資源,有可食用花卉700余種,香花類和香精花卉植物約400種,但目前開發利用率尚不到10%,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云南加工類花卉已種植40余萬畝
云南特有的“十里不同天,四季鮮花開”的氣候,造就了豐富的食用花卉資源。云南人民自古就有用花入藥、以花為宴的習俗,“鮮花當蔬菜”亦成為“云南十八怪”之一。目前,云南可食用花卉有700余種,香花類和香精花卉植物約400種,食用、藥用和工業用花卉已成為云南花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云南加工類花卉種植面積達40余萬畝,其中規模超萬畝的品種有萬壽菊、除蟲菊、燈盞花、紅花、石斛和食用玫瑰等,生產地集中分布在曲靖、紅河、麗江、文山、保山、西雙版納、普洱、大理、玉溪等州市。
據云南省花卉產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無論是食用玫瑰還是藥用花卉的深加工產品,國內外市場對其的需求量有增無減。據初步統計,香精香料年需求量1000噸左右,而目前的生產量不到40%。我國食用玫瑰每年有3-5萬噸的需求量,目前還有至少90%的市場缺口。
而藥用花卉因其獨特的藥用和保健功能,也存在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以燈盞花為例,當前燈盞花每年需求量約100-200噸,實際生產量只有30余噸。此外,全球對鮮切花深加工產品保鮮花的需求量僅日本年需求量就達1億枝(朵)。
食用玫瑰還有九成市場待開發
該負責人表示,云南用于食品加工的花卉主要有玫瑰、茉莉、菊花等,種植區域主要在昆明、玉溪、紅河、楚雄、大理、麗江等地。而在這些可食用花卉當中,以玫瑰為主的食用花卉在生產、加工方面已經初具規模。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可用于加工的玫瑰種植面積在1.2萬畝左右,其中食用玫瑰種植面積近8000畝,栽培品種以安寧玫瑰和法國玫紅為主,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昆明安寧八街、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楚雄州祿豐縣、麗江市玉龍鎮、曲靖市馬龍縣等地。
玫瑰精油、玫瑰茶、玫瑰酒、玫瑰醬、玫瑰膏、玫瑰色素、玫瑰餅……說起食用玫瑰的加工產品,云南人如數家珍。“可以說,云南在食用玫瑰花種植、產品加工等方面已積累了較為成熟的技術,在市場開拓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就。”
由于食用玫瑰可選擇山地、坡地種植,可有效提高農村土地、林地綜合開發和利用率。加上投入成本低,且不與糧食爭地,可大大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和提高農民收入。“按畝產鮮花1000公斤,目前每公斤原料的價格為15-16元計算,畝產值可達萬元以上。”昆明市農業局蔬菜花卉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統計,月餅、飲料、糖果等食品領域對食用玫瑰原料的年需求量為3-5噸,按云南目前的種植規模,還有90%的市場空間等待開發,市場前景較好。
目前,全省食用玫瑰已經進入一年一度的盛花期。由于市場需要量大,食用玫瑰常常供不應求,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玫瑰價格的上漲。“五六年前,食用玫瑰原料的價格并不高,正常情況下5-6元/公斤,有的時候銷量不好,甚至賣到很低的價格都沒有商家愿意收購。”該負責人表示,隨著市場需求量的逐年增大,今年,食用玫瑰原料的價格已經由去年的15-16元/公斤上漲到了20-22元/公斤。“雖然食用玫瑰的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規模不算大,但是近幾年隨著人們追求天然、環保、健康食品欲望的升高,食用玫瑰的市場需求也逐漸增大,其發展的潛力不可忽視。”
鮮花餅成快遞食品“主角”
食用花卉需求量大,市場前景廣闊,發展后勁足, 為此,全省涌現出了一批專業化的花卉加工企業。目前從事食用花卉相關產品研發和生產加工的企業有10家左右,主要以嘉華食品、麗都花卉、通海斯貝佳、云南玖香及安寧八街食用玫瑰協會等為主。
“云南可食用玫瑰能開發的品種很多,比如玫瑰糖、玫瑰汁、玫瑰酒、玫瑰含片、玫瑰茶、玫瑰露等等,但其中絕大部分原料還是主要用來做鮮花餅。”業內人士表示,可以說,這幾年隨著鮮花餅的熱銷,食用玫瑰的種植范圍和產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近年來,知名鮮花餅生產企業——嘉華食品有限公司向大眾推出的“嘉華鮮花餅”,成為了家喻戶曉和眾多游客喜歡的熱門“伴手禮”。據統計,僅昆明市鮮花餅日銷量就達到20萬個,近三年來,年平均增速達300%,省外市場消費量已經占了總產量的60%,鮮花餅已成快遞食品類中的“主角”。
“鮮花餅不僅讓制餅企業看到了商機,也推動著食用玫瑰身價的上漲。我們縣里不少花農也看好這個商機,紛紛投入到食用玫瑰的規模種植當中,參與到嘉華公司在馬龍縣的食用玫瑰基地中。”曲靖市馬龍縣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結合嘉華食品在馬龍縣開辟食用玫瑰基地的契機,馬龍縣農業局也正在積極引導農戶,改造周邊中低產田,以食用玫瑰為代表,將高原特色農業種植的范圍向外延伸。
食用花卉原料緊缺
種植規模難以滿足產能需求
雖然鮮花食品正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但目前,食用花卉在云南花卉產業中的貢獻值并不大。
“食用花卉的加工產業現在還只是一個朝陽產業,還暫時未形成規模。在所有專門從事食用花卉相關產品研發和生產加工的企業中,還沒有一家企業的年產值達到500萬元以上,規模都相對較小。”昆明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原料緊缺成了花卉加工產業發展的“瓶頸”。
用于加工使用的花卉原料緊缺,現有種植規模遠遠滿足不了深加工的產能需求。很多企業因原料不足導致設備閑置等資源性浪費,有的企業被迫去做本不屬于自己專業和優勢的種植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最少原料的正常供應。
由于原料供應不穩定,嘉華公司不得不發展能由自己掌控的原料基地。2008年9月,云南嘉華食用花卉種植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楚雄州祿豐縣土官鎮。目前,該公司已在老鴉關和土官兩個村委會種植1千余畝食用玫瑰花基地。同時,在曲靖馬龍縣又增加了3000多畝的食用玫瑰基地。
無獨有偶,云南花果葉植物開發有限公司購置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加工設施設備,建立了最好的潔凈加工車間,并解決了證件、資質等問題。但是由于原料供應跟不上,導致10萬瓶生產能力的香水生產線閑置,數百平方米的潔凈生產車間幾乎空閑,投入無數科技力量研究,能針對不同品種進行深加工的生產技術路線解決方案沒用上。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云南花卉加工業產品還處于初級階段,由于生產技術、設施設備等較落后,精深加工產量少。另外,雖然可用于加工的花卉品種多,但因提取物含量低、適應性差、產量低等問題,對花卉的開發利用率較低,從而影響了原料穩定和批量供應。
此外,花農生產的花卉原料品質不穩定,加上由于組織化程度低、種植規模小且較分散等,大批量地供貨很難。 “雖然很多企業正考慮建立或繼續擴大自己的原料供應基地,但依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同時,企業面臨資金流、技術流等新問題和大挑戰。”
為此,業內人士建議,應該由相關部門牽頭,理清各家企業優勢,加強行業溝通聯系,通過資源的整合和集聚,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從而提升云南花卉加工產品競爭力。
同時,在適宜區投資建設花卉產業園區,在種植集中地發展花農經濟合作組織,解決原料供應方面的諸多難題。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云南:設立鮮切花高鐵快運物流園區
云南是亞洲鮮切花交易中心,與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非洲的肯尼亞并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