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整治非法“菜園”的“戰役”正在我市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社區、部門、志愿者紛紛行動起來,截至5月17日,市區共清理整治社區非法“菜園”320處,其中已恢復綠化46處。
高區城管執法局田和中隊執法人員在清理“菜園”。記者 趙夢星 攝
20日,城管執法嵩山執法中隊與環翠區園林局一起對轄區環山路西側占用綠化帶的菜地進行了清理,共計900余平方米,并于當天栽上了木槿等景觀樹。記者黃娜攝
社區要花園
不要“菜園”
20日,記者在高區古寨東路一棟居民樓前看到,十余平方米的土地上長著幾棵長勢喜人的無花果樹,無花果樹下的區域則被開辟成數塊小“菜園”,種著大蔥、韭菜、油菜花等。因為疏于打理,許多地方長滿雜草。整片土地看起來很不美觀,尤其是零散的小“菜園”與整個社區環境顯得格格不入。
“社區里的這些小‘菜園’早就該清理了,這樓前樓后的公共綠地都變成現實版的‘開心農場’了,太有損整體環境了,我們想要花園,不想要‘菜園’。”居民王女士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種菜就要施肥,施肥就會產生異味,這肯定會影響到周圍的人。我非常支持整治社區的‘菜園’,種菜的居民也應該自覺處置自己的‘菜園’,畢竟和諧的社區環境和城市環境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去營造。”市民宋升娜說。
據介紹,市城管執法部門已經向這片“菜園”的主人發出了限期整改的通知。
據了解,非法“菜園”專項整治開展以前,市城管辦組織各相關部門,對市區非法侵占公共用地種植農作物情況進行逐片核查統計。統計發現,市區違規種植農作物975處,面積約16.9萬平方米,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城市綠化帶、住宅小區綠化帶、城郊山坡、林地等公共用地區域。“市區個別居民在公共用地區域種植蔬菜瓜果、莊稼等農作物,占用了綠地、林地等城市公共空間,破壞了地表植被及園林綠化,影響了城市形象,損害了公共利益,與我市城市品牌不相適應,與城市整體綠化基調不相協調。”市城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市區清理非法“菜園”320處
“之前這里都是一人高的野草,垃圾到處是。與其荒廢著,不如開辟出來種上蔬菜。”孫大姨一邊說著,一邊擇著剛從菜園里刨出來的菠菜。“既然現在要求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綠化,我們也都支持。環境好了,我們住得也舒坦。”20日下午,在市區順河街附近的兩棟居民樓之間,十余位居民在城管部門執法人員的勸說下,自行清理栽種的韭菜、菠菜、大蔥等蔬菜。
記者看到,面積400余平方米的土地上,除去中間一條石子路和幾株矮松,其余地方被分割成數十塊大小不均的小菜園。“整治公共用地種植農作物以來,我們和居委會通過下發宣傳書等方式,通知居民自行清理小菜園。”執法人員李愛偉說。據李愛偉介紹,按照‘清理一處,綠化一處’的原則,此次清理的區域將在近日按照屬地原則完成綠化工作。
昨天,環翠區環翠樓街道辦事處石河居委會十余名社區義工身穿統一服裝,帶著鋤頭等工具對社區里的小“菜園”來了一次大清理。來到一處小“菜園”前,幾位志愿者蹲下將菜園里的小油菜拔了出來,放在路旁。又拿起鋤頭將地里的韭菜根刨了出來。全部清理完之后,志愿者平整了地面。“在這里種菜,離前面的居民樓太近,一施肥,大家都受不了那味道。看起來也是亂糟糟的,真不是件好事情。”志愿者姜書英說。
“這地方已經反復了好幾次,清理一次,居民栽種一次,我們再清理一次。下一步,我們要把這地方進行硬化,防止開辟菜園子現象的再次出現。”石河居委會主任陶曉梅說。
整治活動開展以來,我市相關部門根據調查摸底情況,將我市出臺的《關于禁止在市區公共用地上種植農作物的通告》,印發至各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并通過多種形式向廣大市民闡明此次整治活動的政策要求,做好宣傳發動和群眾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廣大市民自覺支持、配合整治工作。在居民自行清理與執法部門督導清理相配合下,我市的公共用地種植農作物整治工作已初見成效。記者從市城管辦獲悉,截至17日,市區共清理整治公共用地320處、面積達49621平方米。其中,市林業局清理整治156處、面積34100平方米;環翠區清理整治35處、面積2381平方米;高區清理整治43處、面積5867平方米;經區清理整治86處、面積7273平方米。
清理一處
恢復綠化一處
5月20日,一輛運載著數萬余株金葉女貞的運輸車駛入高區怡園街道辦事處寨北社區。當日起,怡園街道辦事處將對寨北社區內清理“菜園”后的空地進行綠化。
看到前幾天剛剛清理出來的空地,已經栽上了綠油油的苗木,社區居民非常高興。“清理菜園,美化環境,我們都支持。以前擔心的是,綠化能不能跟得上,管理是不是到位。如果綠化跟不上,‘菜園’現象還是會回潮的。”寨北社區一位居民表示。
據怡園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廣大社區居民的配合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集中清理,寨北社區內的小菜園已經基本清理干凈。目前,綠化恢復工作已迅速跟進,根據不同位置,進行相應的綠化、硬化。據了解,怡園街道辦事處的非法“菜園”清理工作進展順利,已完成2萬余平方米的清理整治工作,綠化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
“綠化的跟進,體現著政府的公信力。只清理不恢復配套,造成土地荒蕪,不僅容易造成小菜園現象的回潮,居民積極配合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在今年的整治過程中,我們將督導恢復配套建設作為工作重點。”高區城管執法局一名負責人表示。
在前期的調查摸底中,海濱林場的工作人員發現,市區福德花園小區居民在小區附近的林地開墾“菜園”,栽種花生、青菜、芋頭等作物。20日上午,林場工作人員在居民的配合下,完成了“菜園”的清理工作。場長洪斌表示,對于清理出的空地,林場將陸續進行樹木綠化。據統計,整治活動開展以來,海濱林場已完成轄區內小“菜園”清理51畝,跟進綠化面積達20畝。
在此次的整治活動中,按照“誰所有、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市城管執法局、市林業局等相關部門根據整治方案,組織相關單位和個人清理被侵占公共用地。對于清退出來的公共用地,按照恢復方案,跟進綠化、硬化、路燈、環衛等設施配套工作。截至17日,已恢復綠化46處、面積10834平方米。
據了解,為確保整治、恢復效果,相關部門將對清理整治完畢的公共用地進行檢查驗收。對整治恢復不合格的,由聯合執法隊伍負責督促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再整改,并確保不反彈。
“對清理整治完畢的公共用地,我們采取動態驗收的方法,對整治不合格或合格以后又發生反彈的,及時督促各區及有關部門進行再整治,確保整治成效。”市城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