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今日上午舉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印紅在會上指出,近十年調查監測的數據顯示,中國珍稀瀕危陸生野生動物的種群已經基本扭轉了持續下降的態勢,總體是穩中有升,并且一批極度瀕危的陸生野生動植物種正逐步擺脫滅絕的風險。
印紅介紹,我國目前已形成了以野生動物保護法、森林法、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為核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有關野生動物獵捕、馴養繁殖、經營利用、進出口管理制度和地方配套法規日趨完善,為強化野生動物保護奠定了法律基礎。
印紅介紹,我國已形成五大保護管理體系: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的野外保護體系,建立自然保護區2150處,占國土面積的13%,使85%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體系,230多種野生動物已建立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體系,已建立350處國家級、768處省級和一大批地縣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野生動物執法監管體系,充實野生動物基層執法監管隊伍,不斷健全林業、公安、海關、工商等部門間執法協調機制;野生動物保護科技支撐體系,通過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積極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研究和科技攻關。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總工程師嚴旬表示,我國1989年實施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曾對野生動物保護、棲息地保護、合理繁育和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條款可能不適應實際情況,需要加以修改和補充。“國家林業局對此做了很多建議和意見收集工作;全國人大也高度重視這部法律的修改工作,今年已多次召集國家林業局來研究如何修改,哪些內容需要進一步完善,哪些需要增加,我們一直在積極配合。”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