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5.22:全球生物多樣性總體下降(圖)
啟動儀式現場。
啟動儀式現場。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駐華代表張世鋼。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昨日(22日)表示,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體趨勢尚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保護形勢不容樂觀。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的“六個一”宣傳活動上,李干杰表示,從全球來看,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體趨勢尚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保護形勢不容樂觀。努力實施202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依然是世界各國共同的任務。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三個層次。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介紹,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擁有森林、草原、濕地和海洋等多種類型的生態系統,物種資源也極為豐富,物種數量位居北半球第一,是北半球的生物基因庫。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青藏高原東南緣古高程及其植物多樣性研究
青藏高原東南緣(包括橫斷山地區)的古高程重建對于研究整個高原的隆升過程以及該地區的物種形成演變歷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之前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古高程研究主要基于生物地層的對比,認為這一地區的抬升發生【詳細】
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交流年會舉行
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第十二次交流年會日前在云南景洪舉行。雙方代表回顧了多年來跨境聯合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的成果,討論了今后聯合保護計劃及合作展望。中方還向老撾北部三省農林廳贈送了辦公設備。【詳細】
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部署,充分發揮環境標準體系對于陜西省經濟產業的引導作用及其對于環境管理的支撐作用,6月4日上午,陜西省環保廳、省質監局聯合召開陜西【詳細】
青海三江源成珍貴野生動物快樂天堂
白唇鹿數量增加,藏羚羊種群數量達到7萬多只,金錢豹從難覓蹤影到頻頻現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