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花色艷麗,花勢盛大,是春季重要的觀賞花卉,但因其野生分布相對廣泛,在園林養護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特別是花后的養管更為粗放,導致其花后長勢衰退,重者翌年花少、花小。筆者在工作中總結出一套芍藥花后的養管措施,現介紹如下,供讀者參考。
水肥管理要精細
芍藥是草本植物,其抗旱性相對較差,加之花后是其生長旺盛期,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多,故此應加強此時的澆水。給芍藥澆水要注意兩點,一是適量而不可過大,更不可積水。在給芍藥澆水時,要澆足澆透,不可水過地皮濕,也不可積水,因為芍藥是肉質根,水量過大或長期積水,會導致植株爛根,從而使植株死亡。澆水5天以后,以鐵鍬不沾泥為度,進行松土保墑,此舉不僅可以減少澆水次數,節約水資源,更能增加土壤的疏松度,非常利于植株生長,在芍藥的整個栽培期,應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給芍藥澆水的次數,應視降水情況和當年氣溫來定,降水量大,則可少澆或不澆,降水量小,則應多澆,氣溫低應少澆,氣溫高則應多澆,總之以土壤保持大半墑狀態為宜,如土壤過干則應及時澆水。夏季大雨后或連續陰雨天,應及時排除積水,防止水大爛根。
芍藥喜肥,充足的肥料可使植株生長旺盛,抗病蟲能力增強,翌年花大花多。芍藥在開花時消耗了大量養分,花后施一次肥,可以及時補充開花所消耗的養分,供給植株生長的養分。芍藥的花后肥,以肥力大,肥效持久的烘干雞糞或經腐熟發酵的芝麻醬渣為好,這兩種肥屬于有機肥,長期使用不僅可以使植株長勢旺盛,而且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疏松度。施肥可采取穴施或環施的方法,施肥量可按照每株0.5千克至1千克來考慮。施肥后,應立即澆一次透水。
修剪要到位
芍藥雖然是草本花卉,但花后的修剪依然很關鍵,首先要及時將殘花剪除,防止因結果而消耗過多的養分,從而影響當年的生長和翌年的開花。此外,還要對過密的枝條進行疏除,芍藥萌蘗能力很強,枝條過密會導致通風不良,誘發一些病蟲害。疏剪枝條時,可視枝條的多少和密度來進行操作,總的原則是:枝條不過密,葉片不重疊,植株通風透光良好。此外,在修剪時還應及時將一些土芽和病蟲枝條進行疏剪。
病蟲防治要及時
芍藥花后不久即進入夏季,夏季氣溫高而濕度大,是病蟲害的高發期。蟲害方面,對芍藥危害最多的是紅蜘蛛、蚜蟲和蠐螬,如果有紅蜘蛛發生,可用1.8%阿維菌素800倍至1000倍液進行噴殺;如果有蚜蟲危害可用10%吡蟲啉1000倍液進行噴殺;蠐螬可用1000倍50%鋅硫磷稀釋液灌根防治。芍藥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紅斑病、褐斑病,這三種病都是真菌浸染所致,故此,應以預防為主,可每10天噴施一次0.3波美度石硫合劑。如果有發生,可用70%代森鋅可濕性顆粒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顆粒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每10天一次,雨后還應進行補噴。
需要一提的是,在花后的澆水過程中,要注意不能用噴灌進行澆水,防止因澆水加速病害的傳播。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