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筑師協會評出世界十大綠色建筑
據《科學美國人》報道,美國建筑師協會(AIA)旗下環境委員會日前評選出“世界十大綠色建筑”。獲獎建筑因其關注公共健康,并將環境可持續性發展的理論與建筑設計相結合而受到好評。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們對建筑的功能要求已不同往日。優秀的建筑設計不再僅靠與周圍環境不同的獨特氣質來脫穎而出,現在更需要考慮如何更好地的融合入建筑所處的環境中。
被評選出的十座優秀建筑,對其所處的環境做出了很大貢獻,建筑與環境的融合使得人們更樂于選擇居住其中。它們都將保護自然環境作為了建筑設計的要素。
舉例而言,建筑設計中有的使用了廢水回收再循環系統;有的利用土壤和原生植被替代了像瀝青這種非滲透性材料,用來鋪設地面和屋頂的防水層;有的通過利用自然光源來降低建筑內部能耗;有的利用當地可再生能源來減少能源損耗。
這些建筑設計的宗旨都是要用來提高公眾的健康。建筑位置距離周邊的公共交通網絡不遠,從而鼓勵人們選擇步行、自行車或是騎馬出行。設計師還充分考慮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源,及保證建筑內部的自然通風。在材料選擇上,都使用環保建材,不會釋放有害氣體或可吸入顆粒物,從而保障建筑內部的良好空氣質量。
AIA環境委員會為了鼓勵設計師認識到環境可持續發展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在建筑師行業內推行了一套志愿性質的“自我報告體系”,用以跟蹤建筑師的綠色建筑項目進展,此舉有助于在未來的建筑設計中推展碳中性的、非污染的低能耗建筑。
美國賈德森大學建筑系主任,AIA環境委員會評委會成員KeelanP.Kaiser表示:“同比過去3年,現在全美建筑能耗已經減少約35%,未來我們會做得更好。”
1.諾里斯住宅
諾里斯住宅,是坐落在圣拉蒙谷西邊山上的諾里斯峽谷住宅區,即新政時期社區發展計劃推行75周年時的標志性項目。在保持原有設計理念的基礎上,美國田納西大學建筑與設計系的設計師將緊湊的房屋延伸至中央公共區域的人行道和公路。該項目的重點在于其環境可持續性設計,通過房屋間路徑上種植的原生草和四季常青的草地來吸收相鄰物業流徑的雨水,并為野生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地。該項目的屋頂采用了創新的環保設計。屋頂的雨水可被收集,經過紫外線和活性炭過濾處理后,可用于沖洗廁所和洗滌衣服,而排放掉的灰色水則直接滲透到地下。在住宅內部,采用具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涂料,來保護室內空氣質量和居民健康。
2.基林公寓
基林公寓,以科學家CharlesD.Keelin的名字命名,位于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校區西南角,可俯瞰該地區的海岸峭壁。利用其沿海的地理位置,建筑設計采用了自然加熱和冷卻方式。建筑整體及窗戶的設計使得建筑可以通過海風調節室內溫度,室內庭院可以最大程度的吸收日光照射,提高朝陽房間的溫度。因此,建筑內部完全可以不使用空調設施。
3.鐘影大廈
鐘影大廈,位于美國密爾沃基,是一座體現了社會公平性,并具有環境可持續性發展的建筑。建筑采用廢棄的材料來建造,利用自然加熱和冷卻的方式,并擁有一個非營利性團體為大廈租戶及周邊社區提供衛生醫療服務。密爾沃基屬于中大陸氣候,該地區溫度和濕度變化較大。因此,大多數建筑要使用地下水源熱泵的供暖和制冷系統。然而,設計師減少了大廈對該系統的依賴:每年4—10月間,溫度變化較大,在氣溫較低時,朝南的房間使用陽光屏以獲取更多太陽能;在氣溫較高時,良好的通風將室外涼爽空氣引入,可以降低大廈內部溫度。
4.聯邦中心
聯邦中心大廈,受2009年《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的資助,在5英畝的區域將聯邦中心南樓改建成,華盛頓州西雅圖西北區美國陸軍工程兵部隊總部。該建筑位列全美節能辦公建筑百強,并有望獲得美國“能源之星”的殊榮。建筑整體使用了可再生材料、可再生地板、可再生木材,是全美第一個使用復合地板系統的建筑。建筑排放的廢水經過過濾后匯集到池塘和雨水花園。其雨水再利用系統收集的雨水經處后可重新用于廁所沖洗、屋頂灌溉、還可為屋頂降溫。該系統可以減少80%飲用水的使用,并削減14%灌溉水需求。
5.瑪琳鄉村學校
瑪琳鄉村學校,位置環山,與舊金山灣分水嶺相連。學校的設計主要為了減少徑流,恢復相鄰溪流和收集屋頂雨水以循環再利用。學校的景觀設計考慮了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采用本地耐旱植物,以此減少灌溉。因為建筑的功用性明確,所以設計師在設計時將為兒童提供自然光源和良好通風作為設計首要條件:學校周邊開闊的空間創造了良好的空氣流通效果;太陽能管天窗通風井將自然光源引入每間教室。學校地處加州,該州的建筑法律對發展可持續性的綠色建筑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2004年,加州開展綠色建筑倡議,計劃到2015年將全州建筑能耗總量減少20%。2010年,該州制定了一套綠色建筑標準,是全美第一個全州水使用、污染和廢物處理的管理制度。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布建筑設計新規 釋放建筑創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則(修訂稿)》)。據悉,《規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
遼寧省將在2020年達到城鎮一半綠色建筑覆蓋
在沈陽建筑大學內有一座神奇的建筑【詳細】
古希臘建筑設計的七大奇跡
古希臘的七大奇跡是:帕臺農神廟、耶皮戴奧斯劇場、奧林匹亞宙斯神廟、特爾斐、羅德斯巨人像、桑托林島、克諾索斯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