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莫入誤區
誤區一:以“劑”代“肥”
植物生長調節劑必須在充足的水肥條件下才能發揮顯著的功效,但有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被廠商夸大了應用效果,致使一些農戶把其當成肥料施用,把促進作物生長的希望寄托在植物生長調節劑身上,而不在施肥、灌水、中耕、松土等常規技術上下工夫,最終影響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效果。
誤區二:隨意加大用量
植物生長調節劑屬激素類物質,一般每畝用量只需幾克或幾毫升。但有的農戶總怕用量少了沒有效果,隨意加大植物生長調節劑用量或施用濃度,這樣做不但不能促進植物生長,反而會使其生長受到抑制,嚴重的甚至導致葉片畸形、干枯脫落、整株死亡。
誤區三:隨意與其他物質混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與化肥、農藥等其他物質能否混用,必須在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并經過試驗后才能確定。但很多農戶在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時,為圖省事,常將其隨意地與化肥、殺蟲劑、殺菌劑等混用,希望達到同時促進生長或保花保果、補充肥料或防病治蟲作用。但若混合不當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
誤區四:不看時機,隨時噴施
植物生長調節劑必須在植物生長的關鍵時機(如黃瓜花芽分化期)施用,才能發揮最大功效。如果施用時機不當,就不能收到理想效果,甚至會產生副作用。有的農戶對此認識不足,認為無論什么時候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都能夠起到促進生長、增產、增收的效果,因此不看時機,隨時噴施,導致噴施效果不佳,有的甚至減產、減收。(南科)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
植物與水的搭配讓景觀充滿詩情畫意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不外乎動景和靜景。一方靜水搭配靈動叢生的植物,便多了幾分令人愉悅的生機。【詳細】
湖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今天,從國家林業局傳來喜訊,祁陽縣創建太白峰國家級森林公園通過評審,這意味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