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樹木當路燈
最近,美國科學家用合成生物技術將螢火蟲身上的一種熒光素酶基因移植到植物身上,經過改良的基因設計和表達控制,目前已可以讓一種叫擬南芥的植物發出相比先前其他類似科研成果更明亮的熒光。在未來,他們希望能開發出可持續發光的植物用作路燈照明,并將該技術應用到諸如花卉園藝等領域。未來會發光的動物如發光魚、發光羊也陸續被科學家培育成功。
新知·點評:讓原本不會發光的生物發光并不難,難在讓生物按照研究者的意愿,在應該發光的時候發光。如果在這方面有所建樹,才是真正有“含金量”的合成生物學技術新進展。除卻技術層面的問題,這背后還有倫理的問題。“理論上,人也可以發光。但你會不會同意讓你或者你的孩子變得閃閃發光呢?”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日本將展出會發光的鮮花
此次展覽將首次展出可以發光的鮮花。研究人員對這種花實施了基因重組,為其植入海洋浮游生物的熒光蛋白。【詳細】
人工培育發光植物離我們有多遠?
近期有科學家稱,夜間發光的樹可能很快成為街燈的天然替代品。英國劍橋大學的安東尼·埃文斯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凱爾·泰勒以及奧姆雷·阿米拉夫·迪羅里已在加利福尼亞州一個“自己動手做”生物實驗室培育出夜間發光植物。【詳細】
“可持續發光植物”引商業關注
科學家們介紹,目前他們正在將熒光素酶基因移植到一種名為擬南芥的植物上,這種熒光素酶普遍存在于螢火蟲和一些發光的真菌之上。“靈感來自于螢火蟲,我們的團隊成員是訓練有素的斯坦福博士,我們在生物實驗室使用的現成方法來創建真正的發光植物。”科研團隊在其網站上說。【詳細】
發光植物代替路燈或成現實
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類似的能夠通體發光的植物很快就會在生活中問世。目前科學家已經排列出了發光植物的DNA序列,正在植入植物中進行培植實驗。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