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闡明“年年歲歲花相似”分子機理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態所王佳偉課題組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多年生草本植物彎曲碎米芥成花誘導的分子機理,并解釋了高等植物的開花多樣性可能正是由于不同植物間不同成花誘導途徑的貢獻差異決定的。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雜志。
“年年歲歲花相似”,這句古詩形象地指出了多年生植物在每年特定的時間開花,并且可以生長多年的生活習性。那么,這些植物是如何感知四季變化、調控開花的呢?王佳偉課題組通過對多年生草本植物彎曲碎米芥的研究,揭開了年齡途徑和春化途徑共同參與調控開花的分子機理。
彎曲碎米薺屬于十字花科碎米薺屬,為兩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王佳偉研究組發現,彎曲碎米薺的成花誘導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持續低溫,即春化作用。同時,幼年期的彎曲碎米芥不能感受低溫而出現正常的春化反應。這表明彎曲碎米芥的年齡決定了春化反應的敏感性。研究發現,彎曲碎米芥的成花誘導需要同時解除兩個抑制因子,即FLC和TOE1。其中,FLC是春化途徑的關鍵調控因子,持續的低溫可降低FLC的表達;TOE1的表達則受到年齡途徑關鍵因子miR156的調節。
在幼年期,miR156高水平表達,TOE1含量較高,抑制下游開花關鍵基因的表達,導致植物對春化作用不敏感;隨著植物年齡的增長,光合作用產生的糖分不斷積累,導致miR156含量逐漸下降。此時,TOE1的表達減弱,年齡途徑對開花的抑制作用被解除,植物對春化作用敏感,持續的低溫即可解除FLC的抑制作用,誘導植物開花。
“年齡途徑和春化途徑共同調控開花,與多年生植物的生長習性密切相關。”王佳偉解釋說,這一分子機制確保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在獲得足夠生物量后,感受外界環境的變化,從而開花結果、繁衍后代。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
植物與水的搭配讓景觀充滿詩情畫意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不外乎動景和靜景。一方靜水搭配靈動叢生的植物,便多了幾分令人愉悅的生機。【詳細】
湖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今天,從國家林業局傳來喜訊,祁陽縣創建太白峰國家級森林公園通過評審,這意味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