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昌:綠海花香鳳凰城
近年來,德昌縣建立起從縣城到鄉鎮到山坡的綠化體系,并在縣內河流、湖泊等水體及鐵路、公路沿線進行綠化。
今年4月,德昌縣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模范縣”榮譽稱號,這是涼山州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縣。
19項考核指標中,18項指標超過國家標準,1項指標與考核指標持平。
“德昌美,美在環境;德昌優,優在生態……”7月2日,德昌縣曹家碾公園,幾名老人興致勃勃地表演自編自導的快板。老人陳立新說,環境保護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環境美了,每個人都受益。
走進鳳凰城德昌,處處樹木蔥蘢、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美麗風光招人喜愛。今年4月,德昌縣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模范縣”榮譽稱號,“這是涼山州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縣。”德昌縣委書記王順云難掩喜悅之情。
據了解,“全國綠化模范縣”評比是全國綠化委員會受國務院委托組織開展的一項重要評選活動,每三年評選一次,是全國造林綠化工作評比表彰中的最高榮譽。
《德昌縣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考核指標現狀與標準對比表》顯示,包括森林覆蓋率、綠化覆蓋率在內的19項考核指標中,有18項指標超過考核指標,1項指標與考核指標相同。
數據點擊>>>
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9.9%,綠化覆蓋率70.3%,綠化率98%。
縣城建成區面積452公頃,綠地率35.3%,綠化覆蓋率41.7%,城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7.2平方米。
鄉鎮政府所在地綠地率30.5%,綠化覆蓋率達35.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2平方米,行政村(村屯)綠化覆蓋率32.6%。
名詞解釋>>>
綠地率: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居住區用地的比值。“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等。
綠化覆蓋率:指綠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積,占城市總用地面積的比值。例如一棵樹的影子很大,覆蓋范圍廣,所以一般綠化覆蓋率都比綠地率高。
A
三角梅確定為縣花
辦法:主要街道“四季常綠、四季有花”
成效: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1.7%
小橋流水、楊柳依依,曹家碾公園占地21000平方米,公園內種植了30余種風景名樹和花卉,茶余飯后,陳立新老人總愛邀約一幫老朋友來這里休閑娛樂。
不光公園綠樹蔥蘢,花香撲鼻,德昌縣還結合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打造了鳳凰大道、香城大道等一系列綠化亮化工程。在植物配置上,該縣改變了過去樹種單一、搭配呆板的狀況,逐步引入觀賞性強的樹種和草坪,使主要街道基本實現“四季常綠、四季有花”。
德昌縣還特別重視城區機關、小區、學校、醫院等地的綠化工作,鼓勵單位和個人在房前屋后種植綠色植物,做到應綠盡綠,不留空白地。在確定三角梅為縣花后,單位和居民區種植三角梅36萬株。“這是我們德昌縣城區綠化統計表。”6月27日,記者來到德昌縣林業局,局長張國忠就遞給記者一份資料。記者在統計表上看到,目前,德昌縣城區面積452公頃,綠化覆蓋率達41.7%。
全縣動員,全民參與,2009年,德昌成功創建省級綠化模范縣。2010年,德昌獲得省級園林縣城稱號。2011年,德昌縣發出動員令、吹響沖鋒號,向“全國綠化模范縣”沖刺。“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不光是林業部門的事。”張國忠說,創建綠化模范縣需要黨政各級、各部門和社會的通力合作。根據《德昌縣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實施方案》,該縣縣委書記、縣長任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領導小組組長,成員單位除縣林業局外,還有縣委宣傳部、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縣水務局、縣交通運輸局等。
方案還明確了成員單位的責任,該縣交通運輸局一位負責人說,在創建工作中,該局負責縣內公路沿線兩側的綠化規劃實施,在108國道、德茨路、德阿路、鐵路分別打造5-10公里公路綠化示范林。
B
林中村莊一片碧綠
辦法:對宜綠的空地實施綠化造林
成效:鄉(鎮)所在地綠化覆蓋率達35.2%
沿雅礱江驅車前往德昌縣熱河鄉政府所在地,只見道路兩旁種滿攀枝花樹。“2010年以來,我們在雅礱江畔打造了34公里的綠色長廊,栽植攀枝花樹1.3萬株。”德昌縣熱河鄉黨委書記朱萬發說。
2002年,熱河鄉政府從雅礱江邊搬遷至半山上時,到處是光禿禿的一片。“當時,鄉干部頂著烈日一邊修房一邊搞綠化。”朱萬發回憶說,10年來,該鄉投入近30萬元用于街道綠化,栽植魚尾葵、小葉榕1600多株,現在的熱河鄉一片碧綠,好似一個在林中的村莊。在推進生態村建設中,該鄉以田灣村、棉花村為重點,每人栽植2株黃桷樹,5年共栽植黃桷樹1.6萬株并逐步向全鄉其他三個村輻射。
“該縣以鄉鎮政府所在地為中心,年年開展了單位、集鎮四旁植樹,對宜綠的空地實施綠化造林。”王順云說,近年各鄉鎮栽植黃桷樹、三角梅、楊樹、柳樹、香椿、小葉女貞等500萬株,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綠化系統,使22個鄉鎮所在地逐步達到生態文明集鎮標準。
德昌縣《鄉(鎮)所在地和村屯綠化統計表》顯示,德昌縣鄉(鎮)所在地總面積237.1公頃,已綠化覆蓋83.51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5.2%,其中永郎鎮綠化覆蓋率高達37.8%。
1992年,德州鎮角半村發生一場特大泥石流災害,300多畝農田和幾十間房舍被沖毀。“亂開濫墾、毀林開荒是罪魁禍首。”村黨支部書記李德元說,當時,村民們下定決心,通過實施綠化造林、荒山造林、退耕還林等工程,植被不斷恢復。如今,原來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咪咪屋基鉆天坡大溝已經被新植的華山松林覆蓋,整個角半村荒山、荒坡、荒溝、荒地都披上了綠裝。
近年,德昌縣結合新農村建設,開展農村庭院植樹綠化,栽植有榕樹、桉樹、麻風樹、三角梅、石榴、板栗、核桃等鄉土樹種1000萬株,農村成片宜林荒山基本消滅,綠化率96%以上。
在公路鐵路沿線綠化方面,德昌縣選擇適合當地生長條件的喬木、灌木、花草及藤本植物,依地勢栽植,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同時,在國道、省道重點打造了河東綠色長廊,兩邊10-30米范圍內為綠化地帶,綠化率達99.6%。成昆鐵路德昌段兩側以桉樹、夾竹桃等樹種為主,形成一條綠色長廊,綠化率達99.5%。
C
荒山荒坡披綠裝
辦法:每年組織黨政機關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成效:基本消滅成片宜林荒山
6月3日上午,德昌縣王所鄉茶園村大慶溝庫區山坡上人頭攢動,有的揮鍬培土,有的提桶澆水,一個個忙得汗流浹背。當天,該縣林業局機關全體干部職工和共青團德昌縣委組織的青年志愿者一百余人在這里參加義務植樹活動。“雖然德昌已成功創建成全國綠化模范縣,但不能就此停步,林業部門要在義務植樹上做出表率。”張國忠說,當天共栽植四季楊700余株,綠化面積10余畝,為德昌大地又增添了一抹綠色。
王順云告訴記者,多年來,德昌縣堅持每年組織黨政機關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各級領導積極參與,起好了示范帶頭作用。10年來,該縣義務植樹累計1500萬株,已建立義務植樹基地3個,面積2500畝,領導綠化示范點4個,面積2000畝。義務植樹盡責率90%以上,建卡率95%以上。
在德州鎮角半村義務植樹基地,記者看到,領導綠化示范點都設立了明顯的標志牌,這里的樹木長勢旺盛,已形成良好景觀效果。張國忠說,義務植樹基地和領導綠化示范點都落實專人管理,防止偷砍、盜伐、森林火災發生,及時防止病蟲害。
自1998年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和1999年啟動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德昌縣堅持以工程造林為主體,鼓勵非公有制林業發展。截至2012年底,全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11萬畝,天保工程公益林造林9.8萬畝,封山育林19.7萬畝,基本消滅了成片宜林荒山,形成喬灌草結合的森林復合群落。
在綠了大山的同時,德昌縣還將植樹造林與發展林業產業結合起來,鼓起了村民的腰包。大灣鄉大灣村三組村民邱窩什家去年賣了5千斤核桃,收入近萬元。“再過兩年,新栽的核桃樹將全部掛果,收入3萬元不成問題。”他自豪地說,他家新建的8間磚瓦房就是這幾年賣核桃攢下錢修的。該縣林業局核桃辦介紹,去年,全縣核桃產量2千萬斤,產值達1.5億元。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