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建都市:香港規劃方向在哪里?
《僭建都市:從城鄉規劃到社會更新》,鄒崇銘、韓江雪著,基道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僭建”這個詞誘導你拿起這本書,也讓你的思路偏離書中內容,然而我們都知道:“僭建”意味著“僭越”建筑的法例,簡單點說,就是“違章建筑”。以前,香港新界鄉村的居民就因被指“僭建”而大感不滿。
可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是,現在整座城市都在“僭建”、都“違章”了。這其實不好說,因為如果整個香港社會都犯規的話,社會便陷入混亂失序的境地。但是香港依舊繁榮,房產業以空前的速度運轉,所以我們應當問問這座城市:它所違反的規則是什么?其實被僭越的“章法”,正是以合理發展配合公平分配實現“空間正義”。“空間正義”,簡單點說,就是不論貧富,都有舒適的生活空間,居住空間不再為富人或地產商所壟斷,這也是香港在經濟起飛以前一直奉行的建筑原則,卻被上世紀九十年代崛起的地產霸權在一夜之間打破。
關于本書作者鄒崇銘,其實也有很多故事。這位“六〇后”學院中人,現為樂施會公平點的決策者,為推廣年青人對城市地理問題的批判思維,他曾在書店舉辦關于美國左翼地理學者戴維·哈維(著有《正義、自然和差異地理學》等)著作的講座。在一次講座中,這位訥言、樸實的學院中人坦言,“八〇后”的土地正義聯盟爭取新界東北非原居民權益,既令他擊節贊賞,也讓他對已成為“中產”的同一代人感到失望,也許這就是他推動社區經濟、公平貿易和空間正義的原因。鄒崇銘將他對社區經濟的信念寫入上一本《墟冚城市》,在這本《僭建都市》中,他決意從建筑與城市規劃的關系,援引學者阿巴斯(A kbar A bbas)及戴維·哈維等人的論述,探討空間正義以及本土性的問題。
談起“本土性”,也許城市人未必會留意,所謂城市本來并非多文化兼收并蓄的“大都會”,城市也有很多小區特色和風土味道,然而在一波接一波的城市規劃中,老一輩留下來的棱角漸漸被磨平,不是以大都會消費風格來取代,就是假借重建、保育之名,被當成博物館文物加以保存,結果本來有濃厚地方特色的經濟和社區活動場所,現在變成了死氣沉沉的大都會陪襯品。
香港在整個城市規劃里犯了什么錯誤?政府各種計劃的本來目的和成效又是怎樣的?讀者可以在作者援引的大量城市發展理論及外國城市規劃例子的文字里去搜尋。第二章題為《都會書寫:從“面—線—點”看香港的空間發展》,探討政府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工業—福特主義”的現代主義都市計劃到八九十年代“后工業—后福特主義”的后現代都市計劃之間,究竟產生了什么問題。簡單來說,現代主義就是看重摩天大廈、整齊劃一的樓宅、純功能性建筑等,而后現代就是收攬相異的建筑風格,以達到文化多元效果。標題中的“面”、“線”和“點”則解釋了公園、運輸網絡和孤立社區在都市規劃中的位置。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繁華都市的屋頂活力空間——香港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是由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大型居住項目。項目位于繁華的香港旺角,為喜歡熱鬧的年輕人提供一了個充滿活力的居住環境。位于空中花園頂樓的戶外俱樂部由concrete事務所設計,頗受居民歡迎,成為逃離城【詳細】
香港花卉展10日開展
以“愛·賞花”為主題的2017年香港花卉展將于10日至19日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行。今年的主題花是玫瑰。花卉展期間將展出35萬株花卉,包括4萬株玫瑰。【詳細】
香港:慶回歸20周年花展3月舉行
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香港花卉展覽(下稱花展)將于3月10日至19日在維多利亞公園(下稱維園)舉行。主辦方于25日表示,今年花展是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活動之一,預計入場人數達55萬人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