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態:玉龍雪山建成生物多樣性垂直樣帶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獲悉,為深入研究氣候變化對麗江玉龍雪山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該所研究人員組織云南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和麗江師專等院校的大學生志愿者,于近期完成了玉龍雪山生物多樣性研究垂直樣帶的建設。
滇西北地處我國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三大河流的上游,區域內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和眾多的自然保護區。復雜的地質、氣候歷史和多樣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其富有特色的生物多樣性。該地區被列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也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和脆弱地區之一。
玉龍雪山從金沙江河谷到主峰扇子陡,海拔跨度達4000多米,從海拔1500米的金沙江河 谷到海拔4600多米的永久積雪地帶之間,有著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氣候。種類繁多的植物,組成了明顯而完整的山地植物垂直帶譜,是滇西北植物多樣性的縮影。因此,玉龍雪山是研究氣候變化對植物多樣性垂直分布格局影響機制的理想場所。
“該樣帶位于玉龍雪山的南坡玉水寨—生態站—千畝草坪一線,包括從2600~3800米的 5個海拔梯度,相鄰海拔梯度的間隔為300米,每個海拔梯度有3個0.1公頃的樣地,共計15個樣地。”該所博士劉杰介紹說,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目前考 察隊已完成了樣地中的喬木、灌木和草本調查,并在樣地內采集了植物的DNA材料、標本、功能性狀和土壤等樣品。
之后,在樣地調查基礎上,結合DNA條形碼技術,研究人員將陸續開展生物多樣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規律、生物群落的構建和轉換機制以及氣候變化對該地區植物多樣性影響等方面的研究。
據介紹,這是繼昆明植物所麗江生態站完成滇西北衛星樣地和云杉坪25公頃大樣地建設后的又一個里程碑,也是該所建成的第3條垂直樣帶,將為生態學研究提供重要平臺。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青藏高原東南緣古高程及其植物多樣性研究
青藏高原東南緣(包括橫斷山地區)的古高程重建對于研究整個高原的隆升過程以及該地區的物種形成演變歷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之前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古高程研究主要基于生物地層的對比,認為這一地區的抬升發生【詳細】
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交流年會舉行
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第十二次交流年會日前在云南景洪舉行。雙方代表回顧了多年來跨境聯合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的成果,討論了今后聯合保護計劃及合作展望。中方還向老撾北部三省農林廳贈送了辦公設備。【詳細】
青海三江源成珍貴野生動物快樂天堂
白唇鹿數量增加,藏羚羊種群數量達到7萬多只,金錢豹從難覓蹤影到頻頻現身【詳細】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泰順烏巖嶺看珍稀動植物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由浙江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泰順縣環境保護局、泰順縣承天氡泉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共同舉辦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