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盆景:風俗家家九里香
嶺南盆景是中國盆景藝術五大流派(蘇派、揚派、川派、徽派和嶺南派)之一,產生于明清,近代盛行為家家戶戶都熱衷,屈大均《廣東新語》有詩贊為“風俗家家九里香”。今年6月,在國際盆景大會和2013年展會上公布,廣州取得2015年世界盆景大會和年展的舉辦權,76歲的周炳鑒老先生聽到此消息異常興奮,認為嶺南盆景可以借此機會一展風采,他亦為此準備了一盆“舉世無雙”的雀梅等待2015年的世界盆景大會上切磋。作為嶺南盆景的傳承人,周炳鑒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看到嶺南盆景的獨特風貌。
“紅果王”周炳鑒 曾陪英國女王賞盆景
周炳鑒手上隨時都拿著一把剪子,他說“手上拿起剪子,就什么憂愁都沒有了。”從22歲正式拜師學習盆景算起,如今76歲的他,已經侍候盆景50多年了,他說“盆景是主人,我是仆人,我是忠心耿耿地澆養盆景。”在鄧世昌紀念館,從門口到館內,到處都擺放著他的盆景,周炳鑒每天都會來這里照顧它們,給它們澆水,施肥,修剪枝條。
“這棵水松陪了我50多年了,這棵七里香是1961年種下去的,這棵榆樹叫《百年根基》,這棵樸樹40多年了。”鄧世昌紀念館里的每一棵盆景,周老都能如數家珍地說出來歷,以及與它們之間的故事。他還會給喜歡的盆景寫詩,掛在盆景下面。“相思有樹伴鄧公,現今老來不龍鐘;英雄熱血灑黃海,耳窩猶聞炮聲隆”,這是掛在一棵相思樹下的詩句,周老說這棵盆景是上世紀60年代時,他在鄧世昌紀念館里挖出來的老樹頭,因為形狀像耳朵,周老先生有感為此寫詩。
1958年,周老跟隨盆景大師孔泰初的哥哥孔錫華學習盆景。“那時候,都是八一公他們才玩盆景,我那時是后生仔,每次剛發工資,我都用來買"樹仔頭"(盆景樹樁),自己玩。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一轉眼幾十年就過去了。”周老說。
玩著玩著,周老逐漸成為盆景玩家中的專家。1986年,英女王伊麗莎白訪問廣州,到流花西苑參觀盆景展,周老的作品擺放在盆景展覽現場入口最顯眼的位置,他還有幸作為陪同人員之一,回答女王隨行人員提出的有關技術問題。
周老也是盆景界備受尊敬的“紅果王”,源于他最得意的一盆作品《萬家紅火迎國慶》。“紅果是最早引入嶺南的一種植物,本來是5月份結果子的,但我憑借著多年的經驗,成功讓紅果樹反季節結果。”1989年10月份,正值國慶40周年,周老參賽的作品就是這盆《萬家紅火迎國慶》,一米高的紅果樹像被施了魔術一樣,在反季節里,結了滿樹的紅果子。當時這盆作品獲得了國慶40周年盆景藝術一等獎。
舉世無雙老雀梅 奉送盆景大會
在鄧世昌紀念館門口左右兩邊,分別擺著兩盆大盆景,一盆是周老在上世紀60年代種下去的,高達2米多,卻安于一個高只有20厘米左右的花盆里,周老說這是他的“前衛”之舉,一直到近幾年,行內才認可了他這盆盆景。另外一盆,是周老今年剛培育的。周老悄悄地跟記者說:“這絕對是舉世無雙的。”
這是一盆雀梅,樹干有合抱大,半米高,但根枝縱橫,錯落有致,質感凸顯,樹形與越秀山的五羊傳說造型天然相似。“你看它至少都有三四百年了,生命力卻還這么強,它還不愿意退出舞臺呢。”周老細心地撥開新長出來的葉子,指著雀梅的莖干給記者看,周老說,這是他有生之年以來,碰到最好,最漂亮的“樹仔頭”。
“前段時間,在香港展出了國內外盆景中的精品,我特意去看,就是去瞧瞧有沒有比我這盆雀梅更好的,結果真的沒有。我要慢慢澆灌它,侍候它,讓它成型,成熟。”周老得意地說。
說起這盆雀梅,周老告訴記者,這是他花了10萬元從一個生意人手中買回來。“賣給我之后,他兒子馬上不同意,于是我就馬上拿出了廣州市嶺南盆景傳承人的證書給他看,告訴他,這雀梅是交給一個懂得照顧它的人手中,一定會讓它重出江湖,名震天下。”
周老希望能夠好好培育這盆老雀梅,讓它能夠在2015年的世界盆景展覽上展出。“盆景是這些年才越來越多人玩,今年我看到省政府的文件里,建設文化強省中有提到了我們嶺南盆景,加上2015年的世界盆景展覽會,希望會讓嶺南盆景再次輝煌起來。”
海幢寺恢復素仁盆景
鄧世昌紀念館里面的盆景,多數是周老多年以來澆灌養育的盆景。嶺南盆景曾有三杰,其中兩杰便是孔泰初和素仁和尚。1962年,素仁和尚圓寂之后,素仁盆景日漸式微,素仁所創下的灑脫、凈靈風格的盆景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師從孔派,卻自小觀賞素仁風格的周老,近兩年志在恢復海幢寺的素仁盆景。自去年春節開始,海幢寺重新展出了曾任該寺主持、嶺南盆景一代宗師素仁和尚所創立的素仁盆景近百盆,供市民和游客觀賞。
“孔泰初盆景,鐵骨錚錚,講求氣勢雄渾,而素仁和尚,是佛門之人,好八大山人等寫意風格,專挑清瘦的樹樁作為原材,創造出了飄逸灑脫、禪意佛理的風格來。兩派各有春秋,這兩年我在海幢寺培育的盆景,有意識地恢復素仁風格,希望能夠讓素仁盆景重新皈依佛門。”周老說。
近日,記者來到海幢寺,以往空蕩的平臺上,多了近百盆盆景,信徒和游客們在拜佛觀光之余,多流連忘返于各式各樣的盆景間。“這就是典型的素仁盆景。”周老指著一盆名叫《情灑人間》的盆景給記者看,一株高高瘦瘦的山桔樹,疏影傾斜,亭亭裊裊,別有一番韻味。除此之外,還有《素仁亦云》《面壁思過》《達摩東渡》等題材的素仁風格盆景供人欣賞。
盆景要幾代傳承呵護
嶺南盆景因為近代戰亂頻繁等種種原因,極少能夠綿延傳承下來。而周老認為:“有些盆景是要培育幾十年,甚至幾代人才能成型成熟,日本的盆景本來就是中國傳過去的,但它有著良好的傳承,往往都是幾代人相繼培育,所以近年來,日本盆景在國際上非常出名。但其實日本盆景風格太單一,形態都類似于富士山。反而不如嶺南盆景自由多變,自然獨特。”
從1988年起,周老開始收徒授藝。周老希望他照料了半輩子的盆景,能夠有人傳承下去,他也希望嶺南盆景能夠再次輝煌。“現在我正在培育的一些盆景,很多都還沒成型,我估計我是看不到它展出的時刻了,但希望能夠有下一代繼續照料。”周老說。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盆景上盆后長得慢,有讓枝干增粗的好辦法嗎
干是盆栽的支架,干接近根部愈粗,往樹頂方向則漸漸細順。樹高如果是六,樹干靠根部最粗的部分直徑是一,六比一是最理想的比例。干接近根剖的地方粗,穩重而具安全感,毫無傷痕,線條變化自然者為上品。【詳細】
令人傾倒的自然景觀崖柏隨形擺件
隨天然之勢,沒有雕刻,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這些崖柏最真實的寫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