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推進城市綠化花化 打造生態花園式“花城”
說起對榕城夏天的印象,若用一兩種植物來概括,不少福州人會脫口而出:“茉莉花!”“荷花!”是的,一到夏天,福州到處綠蔭如蓋,公園街頭茉莉飄香。
“夏天我經常到茶亭公園和閩江公園、金山公園、西湖公園拍荷花,福州現在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可欣賞,我每天忙做著賞心悅目的事情。”在攝影愛好者鄭先生的眼里,福州到處都是拍不完的景,這美景里有著數不完的綠色和各類開花植物。
是的,福州目前已有公園50多個,市區主要道路、街頭、高架橋等都已重點實施花化建設。但對于明天,福州沒有止步。那明天的福州如何打造“花滿榕城”的景象?
走在街頭,人們會看到,在市區各條主要道路、過街地下通道口等,大花紫薇、三角梅、波斯皂莢、茉莉花、羊蹄甲等各處可見。福州目前已對五一五四路、華林路、湖濱路、福飛路等十多條重點道路新增花池近7000多米,在市區20多條道路擺置組合花箱、花壇、花架、花球、花柱等造型花藝,在重點路段、分車帶、渠化島、過街地下通道口等處設置園林小品、擺放開花盆景,還在三坊七巷和重點道路增設燈桿的掛花布置。這兩天我市又在群眾路、五一南路等路段進行花池建設、分車帶改造、渠化島改造、過街地下通道口花化改造、燈桿花化、樹池壁改造等工作。
在對市區具備條件的13座高架橋(含立交橋)、32座人行天橋進行花化彩化的基礎上,今年我市繼續完成5座高架橋、11座人行天橋、2座過街通道及尤溪洲大橋的花化,下一步還計劃對城區具備條件的過江大橋繼續實施花化。這將使福州的高架橋、人行天橋、過江大橋都變成漂亮的生態廊橋。
各大公園的花更是讓人流連忘返。西湖公園的菊花、郁金香,大夢山景區的杜鵑花,閩江公園的波斯菊、向日葵,茶亭公園的荷花,金山公園的山櫻花,鼓山的梅花等,每個公園的“當家花旦”都會在當季吸引眾多市民。
今年新建的南江濱堤外公園,就把昔日的爛灘涂變成了一個集“休閑、科普、健身、踏青”于一體的“花海勝景”,5月底10萬多平方米的花海景觀吸引很多市民駕車前往觀賞;今年新建的東江濱公園,則設置生態休閑區、水文化景觀區、濱河休閑景觀區三大區域,緊緊圍繞自然生態環境中的“水、花、林”,完工后將營造出自然的生態環境。
福州的內河讓福州更秀美,花化美化又把內河扮成一條條花帶。福州結合內河環境綜合整治,種植具備自凈能力的水生和開花植物,實施內河綠化花化,重點提升12條重要景觀河道的綠道和花化建設。目前我市已完成晉安河、白馬河、安泰河、解放溪等內河綠化景觀改造提升,持續推進光明港、新西河等內河綠化改造提升,將精心打造“閩江—光明港—晉安河—溫泉公園”“金雞山公園—琴亭湖—森林公園—動物園和兒童公園”兩大濱河景觀休閑道。
今天的花化建設,是為了實現明天的“花滿榕城”。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市政府加大花化美化力度的要求,我們擬定了《福州市花化彩化實施方案》《“花滿榕城”實施方案》,擬實施以‘一面、二軸、三海、十五廊、二十村、三十一園、百景、千家萬戶’為重點的城市花化建設規劃,打造集道路、公園、河道、橋梁、小區、家庭花化和垂直綠化、立體綠化于一體的城市花化效果。”
據介紹,一面,即對城市擋墻、駁岸、高架橋、過街天橋、地下通道、有條件的建筑立面和主干道沿街建筑陽臺實施花化彩化;二軸,即以閩江、烏龍江為軸,提升原有綠化景觀;三海,即在南江濱堤外雜地、烏龍江濕地、清涼山等三處,實施“花海”景觀建設;十五廊,即以白馬路、八一七路、二環、三環等15條城市主干道為主,打造十里“花廊”;二十村,即選擇有條件的20個村,進行綠化美化花化;三十園,即重點打造西湖公園、左海公園、閩江公園、茶亭公園、金山公園等三十個公園;百景,即在街旁綠地、社區公園、景觀節點、城市出入口等重要節點打造各具特色的花化景點;千家萬戶,即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美化家園,培育家家戶戶愛花、養花、護花、賞花、評花、贈花的高尚情趣。
全方位的城市園林綠化花化規劃和建設,正推動福州向生態花園式“花城”行進。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城市綠化為什么不用韭菜?
近年來國家對環境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環境的改善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城市的綠化建設,綠化面積不斷擴大。各個城市的發展節奏非常快,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鋼筋混凝土結構。城市的街道上【詳細】
廣州全市公園將逐步拆圍透綠
廣州公園內被圍墻【詳細】
日本栗林公園 承襲唐風漢俗
蘇州是園林的大觀園,各式各樣的園林寄寓了無數王公貴族或風雅人士的夢想;日本承襲了中國唐風漢俗,對庭園的經營也不遑多讓,歷代藩主、將軍甚或天皇,無不精心設計優雅的庭園,既可休閑又能附庸風雅。此次廣島四國之旅,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