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歐洲并不輕易建高樓
作為現代主義建筑發源地的歐洲,建筑類型之豐富讓其他地區望塵莫及。但是相比而言,作為現代文明象征的摩天樓,在歐洲卻少之又少。無論就設計思想還是建筑技術來說,這都是不可思議的。
1873年,英國曾建造了“高達”82米的早期摩天大樓米德蘭大旅館,當時英國建筑師們開始夢想著歐洲必然將從摩天大樓的搖籃變成圣地。
然而,至高無上的維多利亞女王認為摩天大樓粗俗的外表影響了倫敦天空的優雅,頒布了高層建筑法令,終結了英國的摩天大樓運動;歐洲的其他國家也紛紛出于各種理由限制摩天大樓的發展。
后來,隨著摩天樓諸多弊端的日漸暴露,在摩天大樓的建造方面,歐洲人更加保持了克制與理智。在“救救孩子,救救老人,少建高樓”的口號下,歐洲許多城市更開始有計劃地拆除高樓。
目前,歐洲許多國家絕大部分的建筑都在5層以下,新建筑沒有向高空發展,而是著重改進內部布局,使其現代化和智能化。信息傳播技術的飛速發展,讓他們發現,安全、實用遠超過一棟樓房的高度所帶來的榮耀。
在英國,所有的超高層建筑都僅建在新區,即使這樣,凡有摩天大樓項目要立項的時候,仍須作為特殊建筑召開市民論證會議,會議甚至需要首相一級的官員參加。
德國則刮起了一陣“反建高樓風”。一些德國城市為了“要不要建高樓”的問題,甚至舉行了公民投票。
德國各城市都設有高樓局,它的職責主要是:審批高樓建設項目,對新項目進行環境、文化等方面的評估;限制建筑高度,如在古建筑區不得興建高度超過古建筑的新建筑;把握新建筑與古建筑風格的協調;通過法律,對違法單位進行起訴。高樓局的成員,有國家建筑規劃師、環保專家、學者等。
德國人認為,政府管理部門首要關切的是,如何使發展與歷史環境、生態環境之間有最恰當的平衡。在文化環境上,既要反映時代精神,也要折射城市的歷史,體現城市本身的特色。
德國的摩天大樓和高架橋,都選址在遠離城區的郊外,或者集中在城內一隅,使其不影響城市的整體風格。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具有便利設施的綠色空間——英國沃姆浩特公園改造設計
沃姆浩特公園位于倫敦西部高密度的城市環境中,為城鎮動植物提供棲息場所。然而,多年來,公園中的設施得不到足夠的維護,年久失修,公園也失去往日良好的景觀【詳細】
中國和德國屋頂花園發展對比
玫瑰姐計劃在4月份去德國,先在網上搜了一些德國攻略,找到了德國屋頂花園的文章。【詳細】
英國爺爺耗時13年用樹籬剪出45米“巨龍”
據外媒近日報道,英國的一位老爺爺約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