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掌楸,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鵝掌楸為木蘭科鵝掌楸屬落葉大喬木。葉大,形似馬褂,故有馬褂木之稱。樹高可達60米以上,胸徑3米左右,樹干通直光滑。花大而美麗,秋季葉色金黃,似一個個黃馬褂,是珍貴的行道樹和庭園觀賞樹種。
“現在北京的很多地方,像奧運的場館、朝陽區的部分街區,都能看到馬褂木。其中,一大部分是北京植物園繁育的后代。回想當年得到馬褂木,還真是個天賜的機緣,更在感謝葉培忠老先生。”北京植物園老園長張佐雙說。
“我不能不提到葉培忠老先生。”張佐雙說,他把中國的馬褂木與北美的馬褂木進行了雜交。因為中國的馬褂木不耐寒;而北美的馬褂木卻不怕冷。老先生完成雜交馬褂木后,一直尋找北方各地區進行實驗推廣。
那是1975年的秋天,我到張繼和到南京收集植物,就住在了南京林學院附近的賓館。但我們并沒有想要馬褂木,也不認識葉培忠老先生。恰巧的是東北林業大學的楊校長也住在這個賓館,他來南林是為了請葉培忠先生到東林去講課。當天晚上,葉老到賓館看楊校長。在賓館的登記本上查到楊校長的房間時,無意中看到了北京植物園有人住在這里。葉老按照房間號來敲門。我打開房間,只見一個老人穿著一身藍褲褂,褲腿向上挽起。腳下穿了一雙軍用綠的球鞋,已露了兩個腳趾頭。我還認為是哪的老工人找錯了門,正要關門時。老人自報家門:我是葉培忠,你們哪位是北京植物園來的。葉培忠,這個名字在植物界是如雷貫耳。我連忙說,我們都是,并把老先生請到了屋里。葉老說,我雜交了中美的馬褂木F1代,你們可不可以在北京做個實驗。我們一聽,當然樂得不得了。葉老說,我可以送給你們10棵,但到北京,請你代我給兩個人問好。一個是汪菊淵,一個是沈俊。
這10棵馬褂木,是我們的工作人員連夜用平板車拉到火車站后,運回北京的。當年我們就進行了嫁接,經過近40年的培育,現在已推廣到北京的部分街道上。
趣事:弄混種子被“打”回學校汪菊淵是北京園林局的老局長,是中國園林(造園)專業的創始人。當年,他已被下放到天壇的花木公司勞動。回到北京后,我去天壇看他,他正蹲在芍藥地上剪枝。我說,南京的葉培忠老先生,托我給您問好。汪老一聽騰地一下從地上站起來,說那(葉老)是我老師,那是我老師……
然后,汪老輕聲地跟我說,年輕人工作一定要認真,當年我從南京林大畢業后,我的老師葉培忠推薦我到廬山植物園秦仁昌先生處實習,就是因為把兩棵種子弄混了,秦仁昌先生說,你還是回南京林大學習吧。汪老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我要認真地工作,這件事已過去38年了,至今還記憶猶新。
馬褂木是植物中的避雷針
當年葉培忠老先生送給北京植物園的10棵馬褂木,現在還有9棵完好無缺。但其中最大的一棵已于去年6月被10幾萬伏雷電劈中,全身的樹皮被震碎,最遠的一塊樹被蹦出了100多米遠。當時這棵樹就死了。
在自然界,馬褂木被雷劈是很尋常的事,它有植物避雷針的說法。因為它長得很高,所以經常會吸引雷電。前兩年,我到南京開會,看到明孝陵的一棵北美馬褂木也被雷劈了,所幸的是,它只被削掉了一小塊皮。而這棵馬褂木,是上世紀初最早進入中國的北美馬褂木。
即便是在北美的森林中,馬褂木也經常被雷電所擊中。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