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這么熱,梧桐樹已經嘩啦啦地開始落起葉子了。”家住合肥市的張女士昨天向本報反映,東至路上的梧桐景觀樹出現枯黃落葉的反常景象。記者探訪了解到,樹木落葉情況在多個路段存在,這是因為持續高溫,導致樹木采取了“斷臂求生”的方式。
行道樹“中暑”提前落葉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東至路與望江西路交口以南的道路上,梧桐樹葉已經開始泛黃,一陣風吹來,不停地有枯葉飄下。記者發現,雖然樹梢部分樹葉已經泛黃,但是樹冠上依舊是綠油油的。“這梧桐樹像這樣落葉已經有十來天了,我們每天都過來清理落葉。”附近的環衛工俞師傅告訴記者,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他猜測是跟今年反常的高溫有關系。
樹木提前落葉的情況還出現在其他道路。在始信路、潛山路,路邊的行道樹大面積落葉,看上去就像到了深秋。始信路的一名環衛工告訴記者,最近兩三天,這里的楊樹、法梧落葉很厲害。
“樹并不是枯死,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公園管理處副處長余明榮告訴記者,正常來說,在雨水量充沛的情況下,法梧、楊樹等很少在8月落葉,一般都要到10月、11月才開始落葉。但是由于近期少雨,氣溫還持續在36℃以上,樹木也出現了“中暑”情況。出于自我保護,樹木落去部分樹葉,以保持樹干的水份。
每天7000噸水難“解渴”
記者了解到,目前城區不少新植綠化旱情嚴重。“新栽植的苗木還處在復壯期,根系不發達,吸水能力弱,持續干旱少雨導致蒸發量加大造成死亡。”另外,還有部分路段由于前期施工等原因,使得土層較薄,加劇了綠化缺水現象。
余明榮告訴記者,正常來說,容量為5噸的水車可以負責10萬平方米的綠化面積。近期,合肥綠化養護單位平均每天給城區樹木澆水7000多噸,但是相對于巨大的城區綠化來說,這些水車仍然無法顧及周全,連部分重點路段的綠化也難以“解渴”。
“綠管家”失職將被問責
“現在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天早上6點到晚上11點,都在城區到處檢查抗旱情況。”合肥市園林綠化質量監督管理中心綠化養護監管科科長熊業韜告訴記者,從檢查的情況來看,雖然各區已經加大力度抗旱,但綠化旱情確實比一周多前要嚴重多了。
記者了解到,近日合肥又進行了加強抗旱的工作部署。園林市權下放后,相對之前來說,各區的投入力度更大,綠化養護也遵循市場化運作,考核更加嚴格。熊業韜說:“從我們檢查的情況來看,各招標養護單位都配備了一些抗旱設備,也在統一部署之外自覺延長了澆水時間,但是確實存在不足。”
據悉,作為“綠管家”的各養護單位,目前僅有百余輛水車,近期可能會外聘、改裝一些水車,再動用水泵等工具補充力量抗旱。而合肥市園林綠化監管中心和各縣區也會參照各相關辦法進行考核,給“綠管家”們打分,如果由于養管失當而造成綠化大面積枯死,將會被問責,并直接影響到綠化養護獎補資金的兌現。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