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花卉種植者基金會最新發布了兩項研究報告,一項是關于彩葉草的霜霉病研究,一項是關于非洲菊的白粉病研究。這些研究報告都可在基金會的官網上免費獲得,同時還可免費獲取另外150余項研究報告。
彩葉草霜霉病
彩葉草霜霉病研究報告編號為134,來自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布萊爾·哈倫和瑪麗·豪斯波克對彩葉草霜霉病進行實驗研究,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病蟲害綜合管理計劃,可防治彩葉草被霜霉病感染。
彩葉草因明麗的葉色自維多利亞時期起就受到園藝家的喜愛。近期一項調查顯示,彩葉草小苗是全美第二大受歡迎的植物,每年的銷售額為2.5億美元左右。霜霉病2005年首次在紐約和路易斯安那州被檢測出來,2006年幾乎全美的彩葉草產品中都被檢測到該病害。
試驗中,在測量霜霉病孢子量與環境的關系時發現,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時,溫室內的霜霉病孢子捕捉量最大。同時相對濕度在95%以上時,空氣中的孢子量也會增加,特別是在5月和6月份,孢子數量增加明顯,8月數量開始下降。溫室內溫度與孢子感染性密切相關,以彩葉草‘火山’為例,當室溫在15℃至20℃時,最易受感染,但室溫25℃時,孢子感染性下降,當室溫30℃時,植株仍能保持健康。
試驗證明,當室溫在15℃至20℃時植物霜霉病最易發病,把帶病植株置于25℃至30℃的高溫環境時,病毒孢子會進入休眠狀態,此時植株表面看起來十分健康,可是一旦氣溫適宜,病害會迅速爆發。
非洲菊白粉病
美國的非洲菊產業正在迅速發展,單鮮切花非洲菊每年銷售額就達到3400萬美元,但白粉病成了威脅非洲菊產業的殺手。在編號為135的《了解非洲菊白粉病》文件中,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利亞·格蘭克和瑪麗·豪斯波克檢查了可能導致病害爆發的各種環境因素,提出了一個病蟲害綜合管理框架,可使產品更健康、售價更高。
白粉病由真菌引起,能通過空氣和水傳播。在測量孢子量與環境的關系時發現:在薄膜大棚中,上午8點至下午4點是孢子量最大的時段;在玻璃溫室中則為上午9點至下午2點。試驗中孢子量出現兩個峰值,分別為上午9點和下午3點。在兩種類型的溫室中,病害嚴重性與濕度呈正相關,但與葉面濕度呈負相關。病害與平均溫度也呈負相關,這可能因為溫度高時,葉面濕度比較大。而人的活動與病害傳播呈正相關,這可能是因為人的活動會導致空氣流動,增加空氣中的孢子量。
研究顯示,種植者應為植物提供更大的空間,并且加強通風以降低濕度,這對于防止灰霉病同樣適用。對種植者來說,降低空氣濕度對預防病害很重要,經常檢測病害狀況、使用真菌型殺菌劑防治病害是可取的。
鏈接:
美國花卉種植者基金會是由生產商、經銷商、行業貿易同盟、協會及個人捐資成立的非盈利性機構,成立于1961年。
基金會致力于通過提供研究基金、教育助學金和獎學金推進花卉產業發展,現已向科研項目提供超過1500萬美元的資助,研究成果惠及整個行業,同時還提供了超過50萬美元的獎學金來吸引和留住行業人才。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