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花祭盛行 淺色系鮮花悄漲價
七夕的腳步還沒有走遠,我國農歷七月份的第二個傳統節日——中元節即將到來。據悉,七夕產生的“浪漫經濟”讓一直處于淡季的花市穩穩地賺了一大筆,七夕的余熱未退,中元節的即將登場,這讓商家暗中竊喜。
中元節又稱鬼節、盂蘭盆節。在道教中流行三元節日,分別是正月十五的上元佳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以及十月十五的下元節。在20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到現在仍然是鄉村中元節的首要內容。為了響應文明祭祀的號召,鮮花祭奠和植樹祭奠已經逐漸成為祭祀的一種形式。在我國的傳統習俗中,淺色系花卉具有哀挽之意,故此,中元節未至,淺色系鮮花價格悄漲。
據悉,菊花、白玫瑰、白色康乃馨、黃玉蘭、白百合、扶郎花等淺色系鮮花是市民選擇的主要祭祀花卉,而相應的這些鮮花的價格也不約而同的小幅上漲。由鄭州陳砦花卉交易市場的數據可知,8月14日,20枝/扎的白玫瑰報價為20元/扎,黃菊花10枝/扎的報價為4元/扎,白菊花的價格則為3.5元/扎。僅僅2天,同規格的白玫瑰報價已經漲至32元/扎,黃、白菊花的價格也漲至8.5元/扎。隨著中元節的臨近,這些淺色系鮮切花的價格或將跟七夕花市相同,出現一天一個價的現象。
對于價格上漲的原因,花店老板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傳統節日的重視,鮮花價格隨節日上漲是必然的趨勢,也是價值規律的體現。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