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違建”追蹤:政務區一小區九成樓頂有違建
政務區一牛氣業主不顧勸阻在頂樓平臺建起“玻璃小樓”,多方協調仍不愿拆除。昨日報道后,該事件引發廣泛關注。記者調查發現,政務區多個回遷小區樓頂存在違建房。物業也十分無奈。
在政務區綠怡居小區,居民們說,他們這的違建房幾年前就存在,而且數量不斷攀升。記者在小區走了一圈,各棟樓的樓頂幾乎都有活動板房搭建的小屋。小區新蜀物業一位工作人員透露,在他們入駐小區之前,這些違建房已經存在。 “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樓頂住戶完成了改造。 ”按照該比例估算,這個小區至少有500多戶居民搭建了違法建筑。采訪中,綠怡居物業工作人員介紹,這種違建房對整體居民樓有損害。
昨日記者再度致電主管部門蜀山區城管局拆違大隊。工作人員唐先生介紹,后期會按照程序一步步處理。他介紹,該違建業主7月份來隊里配合調查,當時下達的整改通知規定其3~5天內必須整改,拆除或者補審批手續,然而至今這名業主其后卻全無消息,既未再度配合處理違建,也沒有遞交相關材料。
編輯:xiaorui
相關閱讀
文物建筑被拆不能總是事后追責
近年來,各地在城市開發過程中,頻頻發生拆毀文物建筑事件,有的是相關單位帶頭拆毀文物建筑,有的是開發商私自行動。究其根源之一,就是違法成本太低,各地在處理拆毀文物建筑上,普遍只是罰款了之,導致相關單位、開發商根本不懼怕私自拆毀文物建筑【詳細】
住建部:違建是城市毒瘤 嚴重制約城市發展
“違法建筑是城市的毒瘤和癌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日前在一次座談會上表示,大量的違法建筑泛濫蔓延,嚴重破壞了城市風貌,并制約城市健康發展和城鄉規劃執行。 【詳細】
納稅人不能給違章建筑埋單
今后,違法建設不僅要被拆除,違建當事人還要承擔拆除違建所花費的全部費用。日前,記者從北京市規劃委獲悉,北京針對違建行為已拿出“殺手锏”:正在研究并將實施違建強拆費用追償和適用代履行、立即代履行拆除違建機制。【詳細】
文化公園違建要查事查人
廣州文化公園漢城和新文園國際數碼城違建事件引起了政府和紀檢部門介入調查。廣州市城管執法局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用了長達半小時談論該案件,該局更是兩度對違建當事人予以譴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