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國式旅游景觀規劃發展
CHAOS: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的發展,旅游景觀規劃應運而生,不僅打破了設計界傳統建筑,景觀,室內“三家分晉”的局面,更是占據了整個區域產業工作發展最具前瞻性的地位。大家個人對“新起之秀”和“傳統三強”有什么獨特的見解?
傅:“新起之秀”在扶搖直上的過程中也曾經歷過波折,在經歷了“規規劃劃,墻上掛掛,紙上畫畫,橡皮擦擦;能否實施,都不發話;頻繁更改,浪費巨大”的階段后,規劃(策劃),也在積極地自我調整修復,并依舊占據最宏觀,最前瞻的設計地位。而且我相信規劃的設計地位將不會改變,“傳統三強”需要這樣的宏觀指導;合理的規劃導向可以為其提供更多的市場支持和實施保障。
嚴:針對中國旅游產業的規劃設計從“新起之秀”這個層面來看的話可能更多的是一種宏觀思維模式。所謂的中國特色就是喜歡搞幾個幾年計劃,目光比較短淺,而且從整體來看,社會在進步,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最大化也是當下的一種詬病。所以為什么“怪”呢,因為這是相對于國外發達國家成熟的旅游規劃設計而言的。傳統三強固然不能丟,但是新的理念、新的設計手段需要跟進,前提是保證實事求是。其實在西方很多國家一直是開始把旅游景觀規劃作為一項長期的計劃去謹慎對待的。例如,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周邊的旅游景觀就緊緊圍繞著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護斜塔和斜塔本身的建筑力學的關系而展開的。像這樣的偏重于人文旅游景觀的就要注重如何通過景觀的規劃使人們體會到歷史感;而以自然景觀為主的旅游地區則應當更加注重當地原有的環境系統,這里的環境系統不僅僅只是指生態系統,還有人文歷史系統,應該更加注重可持續性的旅游景觀設計,而不是目光短淺,停留在短時間的經濟利益上。對于這點,也不乏很多優秀的例子值得借鑒,例如俞孔堅的“反規劃”的設計理念就從方法上打破了傳統的設計方式,對于旅游景觀的規劃設計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其實反規劃并不是簡單的逆向設計,而是從預見未來的某些關鍵點去著手設計,像旅游景觀的規劃設計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面臨旅游人群的擴大化、復雜化的問題,所以,設計并不僅僅是設計師的一廂情愿,而是面向未來可持續性的,為環境和人的平衡關系考慮的設計。
董:曾經去美國和日本考察他們的旅游景區建設,發現雖然東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作為發達國家我們可以看到,對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的倡導和對文化原真性的堅守,都使得兩國的旅游景觀規劃都能真正的做到與自然的和諧、與人的和諧,相比中國的“新起之秀”而言,我覺得現在似乎還應當是認真學習世界旅游景觀規劃優秀案例的階段,或許我們應當走的不要那么急,也沒必要去急于給出一個“旅游景觀規劃”的確切定義。
吳:傳統建筑,景觀,室內僅僅是旅游景觀規劃建立的基礎。調和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但旅游景觀規劃更為注重的應是對生態環境的正效益和因地制宜尊重市場。作為“新起之秀”應在“傳統三強”的基礎上,將關注點放在環境和市場,不應過分注重樣式如何吸引游客眼球,多考慮選址的環境是否具有合理性,項目建設可能會產生的環境問題,擬采取的防御措施等。
王:旅游景觀規劃是一個涵蓋旅游學、景觀學、生態學、地質學、地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將能夠吸引游覽者并具有旅游開發利用的區域,從區域的角度、區域的基本特征和屬性為出發點,以為旅游業服務的角度作為主要目的進行的規劃設計。更具有宏觀性,位于整個區域產業鏈的頂端。這樣的“后起之秀”在整個區域的規劃中對“傳統三強”具有宏觀指導意義。
CHAOS:走中國特色的“設計道路”,做“中國式的旅游規劃”,大家覺得中國旅游規劃有自己什么樣的鮮明特點?能否結合設計現狀闡明大家的見解?
傅:讓我說“中國式旅游規劃”的“鮮明特點”就是“市場一炮”。什么東西在市場上一炮而紅,各地紛紛響應,瞬間整個中國都一片轟鳴,遍地開花。但這種雷同性很強的項目,往往很難持續發展,有的甚至一出生就成了炮灰。以第一代主題樂園為例,中國2500個主題樂園,耗費了1500億元的投資,其中70%虧損,僅10%盈利;使2500個主題樂園變得主題樂園無主題、重復旅游率極低。
嚴:所謂“鮮明特點”就要一針見血,即求快求新求利益,而往往忘了旅游規劃設計的根本是在經濟利益和生態保護取得平衡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很多所謂的中國特色的旅游景觀設計還是停留在粗劣地模仿階段,根本不顧當地的旅游環境。所以,走中國特色的“設計道路”,做“中國式的旅游規劃”,我覺得中國旅游規劃要順其自然,不要刻意和做作,不要粗劣,不要為了短淺的經濟利益,不要滿地雷同。對于旅游景觀的規劃設計來說,有很多細節的節點設計往往是串聯游客對整體的旅游景觀環境的映像。例如,旅游景觀的公共設施的設計就在很大層面上體現著設計品質。成都的寬窄巷子的整體設計就是很不錯的例子,很多節點的設計細節無不體現著對環境的解讀和引導游客對景區的空間游歷感受。
董:很多城市的“世界微縮景區”、“歷史風情仿古城”等項目現在經營狀況都不佳,很多甚至早已關門大吉,但留給當地自然環境的卻是一群無法簡單抹平的鋼筋水泥森林。這些拍腦瓜的“中國式的旅游規劃”正以從未有過的發展速度在中華大地上四面開花,并有向中小城市蔓延的趨勢,這是值得我們作為有責任的設計者注意的。
吳:“千縣一面”,現在針對開發鄉村旅游規劃的四字概括,也直接映射旅游景觀規劃中存在的問題。比如現在新農村建設中常常出現不顧自身地域特色與農產品特色優勢,一味地追求歐式城堡景觀、異域紅酒莊園、薰衣草花海等與傳統中國鄉土景觀毫無聯系的旅游景點開發。
王:“中國式旅游規劃”的“鮮明特點”就是項目太過相似,大體可以分為:溫泉療養、葡萄酒莊、休閑農業,主題公園,古城古鎮等,缺乏特色,缺乏創意,沒有真正的做到因地制宜和創新。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