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干旱如何保護小區綠化不受傷
經過了幾場秋雨,高溫天氣逐漸遠去。但市區亭川北區的綠化帶里,好幾棵茶花、銀杏,還有成片的杜鵑已經完全枯死,再也不可能抽出綠芽。居民徐阿姨看著很揪心。
經歷了一場罕見的高溫干旱天氣后,有的小區綠化未經受住“烤”驗,出現了枯死的情況。在這種特殊的天氣條件下,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小區綠化,記者為此走訪了幾個小區,采訪了一些市民。
小區綠化被旱死,
物業抱怨沒錢澆水
較早在網上發出保護小區綠化呼吁的,是江山市區西城華庭的住戶王先生。王先生說,搬進小區六七年,好不容易有了大片的綠色,看到綠化帶里的灌木大片干枯,好多業主都覺得心疼。8月10日前后,有業主向物業反映該問題,要求物業澆水。物業后來也澆了幾次水,但還有大片的綠化帶被曬焦曬死。
亭川北區的綠化帶也很受傷。北大門附近至少有十幾棵樹木被完全曬焦,不見一片綠葉,南大門附近的一片竹林全部變黃,多處灌木叢被成片曬焦。
而家住巨化花徑二區的邵小姐向記者反映,她發現物業經常澆水,但是只澆大門附近的一片,而小區靠里的一片綠化帶發生枯死現象,“甚至有一棵樟樹都死了。”
從記者采訪的情況看,市區裕豐花園、紫荊小區、文奕苑、新湖玫瑰園、幸福家園等物業管理較好的小區綠化養護也較到位。而像亭川北區,因為之前的物業公司卷款而逃,新接任的物業公司抱怨諸多。
“不是我們不想管,而是實在沒錢管。”8月26日,入駐亭川北區一年多的一路發物業公司的一名嚴姓工作人員向記者抱怨。她承認物業公司對綠化帶的枯死負有責任,只澆過兩次水。但是她將原因歸結于大部分的業主拒絕交物業費,公司一直虧本經營,實在無力澆灌。她還說,他們公司同時也管理著紫荊小區,但是那邊物業費好收,他們就澆了五六次水,綠化帶就沒怎么被旱死。
物業公司有養護責任,
也呼吁居民護綠
西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方志峰告訴記者,綠化養護確實是比較花錢的。在剛剛過去的高溫干旱天,為了保護西區95萬平方米的綠化帶、2800多棵行道樹,6家養護公司出動了5輛車、20臺水泵,每天早晚澆灌。而因為前期準備充分,投入充足,西區整體的抗旱養護的效果也很明顯。
“小區綠化的養護責任在物業公司,綠化帶枯死過多他們肯定是有責任的,不能推卸。”白云街道工作人員方建剛說,亭川北區因為前任物業公司老板逃走,確實存在不少遺留問題。但是物業公司不能因此推卸所有責任。作為監管部門,街道的初步意見是下半年對曬死的綠化帶進行清理和補種,再視具體情況處理。
“房前屋后的樹,可以自己澆一下。”亭川北區的住戶徐阿姨說,前段時間,她在廚房里放了個水桶接洗碗水,接滿一桶就拎到陽臺上澆外面的花花草草。遺憾的是,屋子前面的杜鵑花還是成片烤焦了。
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發生枯死的綠化樹種,有杜鵑、銀杏、茶花、桂花等,其中杜鵑和銀杏較為普遍。
“如果早知道杜鵑和銀杏不耐旱,額外多澆點水不就行了么。”家住江山西城華庭小區的住戶王先生說,如果物業公司能具備一些綠化養護的專業知識,也能挽回一些損失。
除此之外,我們也呼吁小區居民們“一人一棵樹,一天一桶水”,一起護好身邊的綠。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如何充分發揮居住小區綠化實用功能
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小區綠化越來越受重視,一些新建小區都以豪華式花園為招牌來吸引消費者購房。但綠化不是多種草、多種樹這么簡單,而是需要從生態環境品質角度,充分發揮居住小區綠化實用功能。【詳細】
陜西:吳起縣18年退耕還林造綠近250萬畝
十月中旬的吳起縣已經有些寒意,但對于鐵邊城鎮61歲村民李仲邦來說,心里卻暖洋洋的。“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后,我們家就不種地了,都種了樹,每畝領90塊錢補助不說,山杏今年還賣了五六千元,我現在主要在家帶孫子,閑時間去打點零工。”李仲邦說。【詳細】
江蘇鎮江:全城綠化養護進入“抗旱模式”
連續高溫晴熱天氣讓植物“口渴難耐”。昨天,記者從市城市綠化工程養護處獲悉,綠化養護部門已在數日前就開始了“抗旱模式”。城市綠化工程養護處工程科科長湯德明介紹,為了應對近日的高溫天氣,養護處調整了作息時間,每天的作業分三個時段【詳細】
新加坡明頓苑小區規劃設計
明頓苑(The Minton),在2014年完工,包括10幢15層和8幢17層的公寓樓,總共有1145個單元,其中有24個頂層公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