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臨海:路邊銀杏果頻遭“野蠻”采摘
初秋時節,市區不少銀杏樹的枝條上都掛滿了果實,一顆顆圓滾滾的煞是可愛,也引來了許多人將手伸向這些果子。近日市民張先生反映,有人用竹竿拍打路邊的銀杏果。
園林部門:盜打銀杏果,危害樹木生長
“上周末,我經過大洋小區東門口的開發大道路段時,看到一對中年夫妻正用竹竿拍打路邊的銀杏果。”張先生說,這對夫妻“分工合作”,男的打果子,女的撿果子,一路上收集了整整一籃子的銀杏果。
昨日,記者來到張先生所指路段,只見道路西側種滿了銀杏樹,每株約三四米高。走近時可以看到,因為被人拍打采摘,一些銀杏樹上的樹枝不是被折斷,就是彎曲變了形,部分樹葉干枯,剩下為數不多的果子還掛在殘枝上。
記者隨后聯系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銀杏樹樹形美觀、色彩艷麗,我市崇和路、市政廣場、開發大道等都種有此樹,主要以觀賞為主。目前已結果的銀杏樹樹齡較大,市民折樹枝或用竹竿打果會對銀杏樹生長造成極大危害,希望大家相互監督,制止這種破壞綠化樹的行為。此外,工作人員也表示,為了防止病蟲災害,市園林部門還會定期對市區的銀杏樹噴灑農藥,所以樹上的銀杏果可能還會有農藥殘留物,而且種植于公共場所的銀杏樹,經常接觸汽車尾氣,市民食用其果實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生吃銀杏有毒 食用不當危險
據了解,銀杏樹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同時也是全球最古老的樹種,曾和一億六千萬年前侏羅紀時期的恐龍共呼吸,因此被稱為植物界中的“活化石”。銀杏樹雖然壽命極長,但是生長緩慢,在自然條件下銀杏樹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而經過人工培育嫁接后,也需3至4年才能結果。銀杏果又稱白果,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記者采訪中得知,不少市民收集銀杏果是為了入藥,他們稱吃了銀杏果對身體好。
那么事實是否如此呢?記者隨后咨詢了市中醫院科教科醫師馮錦。
馮錦說,銀杏果就是中藥中的白果,其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具有降低膽固醇、祛痰、止咳等功效。但是果殼中水滴狀的銀杏仁含有一定的毒素,市民生吃或吃得過多均可導致中毒,輕則表現為嘔吐、昏迷、腹瀉、發熱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馮錦提醒,銀杏果這種中藥材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治療很多疾病,但患者需按醫囑,經過嚴格處理才能適當食用,盲目生吃則會中毒。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河北現“活化石”銀杏樹 歷經2800載
在秦皇島市海港區石門寨鎮淺水營中村有一棵穿越了2800多年的銀杏樹。昨日,記者見到該樹時,因是初冬時節,這棵“活化石”已落盡一身繁華,僅個別枝頭上還有銀杏果和樹葉殘存。這棵銀杏樹主干粗壯挺拔,大枝虬曲如龍,伸向四方,氣勢不凡,令人驚嘆。【詳細】
成都:熊貓大道綠道年底竣工
記者昨日從成華區獲悉,該區已正式啟動全長12公里的熊貓大道綠道建設,預計今年年底竣工。據悉,3年內,成華區將完成620公里綠道建設,其中一級綠道共計15公里、二級綠道共計229公里、三級綠道共計376公里,初步規劃為“兩軸、兩帶、四河、四道”,設置出入口56個、驛站106個。【詳細】
克萊恩:銀杏——中國帶給世界的珍貴禮物
昨日,中國古典植物銀杏成為耶魯大學林業與環境學院院長、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彼得·克萊恩在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上公眾報告的主角。他對于銀杏這個被時間遺忘的樹種歷史與現在的展示,深入淺出而又生動地講述了銀杏之美,贏得現場熱烈掌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