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長了十幾年行道樹統統被移
上個周末,家住將軍大道的南京市民王先生出了個差回到家,發現小區門口大變樣,圍墻外的綠化帶被清得一干二凈,長了十幾年的行道樹“不翼而飛”,被施工圍擋取代,“這些樹長了十幾年,都蠻大的了,這時候挖走太可惜了。”王先生表示,問了施工人員,都說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工程一定要把這么多養眼的綠色移走?
王先生反映,自己住在將軍大道的托樂嘉街區,這兩天小區門口突然多了圍擋,道路窄了一半,原先路邊的公交站臺無處安放,很多人早高峰坐公交車,十分不便。讓他最難以接受的是,小區和隔壁的翠屏東南小區不僅門口的行道樹被移走了,而且圍墻外的綠化帶也都沒了,“綠化帶和行道樹都長了十幾年了,綠化帶已經都成了小樹林。”王先生說,對小區居民而言,這片綠色不僅起到了道路和小區隔離的作用,還能防塵防噪音,“大部分樹都被移走了,路邊現在就剩下樹坑和枯枝敗葉。”王先生說,這些樹移一次就傷筋動骨,讓人看了真心疼。
昨天上午,記者聯系上了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是將軍大道改造工程在施工。”一位負責人介紹說,因為地鐵6號線施工,對將軍大道路面破壞比較嚴重,結合路面改造,對道路進行拓寬。這次施工北起秦淮新河大橋,南到云臺山河大橋,總長16公里,到明年8月份完工。完工后,以佛城路為界,佛城路以北是雙向8車道,以南是雙向10車道。目前是半幅道路圍擋施工,上半年已經進行了公示,針對道路綠化移植召開過專家評審會,也通過了園林部門批準。該負責人表示,沿線的居民不用擔心,完工后,有機動車道、非機動車行車道、人行道,小區圍墻外還是會有綠化帶。
隨后,記者向江寧區園林綠化管理所反映了此情況。一位蔣主任到現場勘查后答復說,確實是將軍大道改造在移植行道樹和綠化帶中的各種灌木。施工的這16公里中,要“搬家”的行道樹有2000多株,主要是香樟、女貞、紫葉李等,“大的有十幾年了,我們要求能不移走的盡量不要動。”蔣主任說,原來翠屏東南小區、托樂嘉街區兩個小區門口的行道樹位置未來是側分帶的綠島,原來的綠化帶則是人行橫道的位置。這些樹移走后都會暫時在開發區的苗圃里“安家”,“我們要求所有的樹搬移都要嚴格遵守操作規范,樹根裹好,到苗圃里水要澆足。”蔣主任說,最近天氣才涼快下來,過一個月再移樹其實更加合適,“不過市民不用擔心,對施工單位我們都有考核的。”他表示,園林部門后期會到苗圃檢查存活率,進行考核。未來,根據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的需要,只要這些樹的“健康”、樹形等符合要求,會陸續移回來。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南京鼓勵利用城市地下空間
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自12月25日起至12月30日前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立法意見。《辦法》明確,地下空間優先用于建設地下通道、市政工程等。鼓勵建設商業、工業、倉【詳細】
南京創意設計周中外設計師探討城市規劃
11月20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南京創意設計中心、世界知名城市【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