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完成全球首個蘭科植物基因組測序
9月4日上午,云南完成全球首個蘭科植物基因組測序科技成果新聞通氣會在云南普洱市舉行。該項目組用一年半時間,完成了鐵皮石斛全基因組測序工作,繪制了國際上首個蘭科植物的全基因精細圖譜。
目前,測序深度已達鐵皮石斛基因組大小的200倍,測序結果已覆蓋95%的全基因組和97%的基因編碼區,超過國際上同行復雜基因測序的最高水平。研究組進一步解析了鐵皮石斛基因組中的基因信息,發現了48200多個蛋白質編碼基因,其基因數目是目前所有已經測序的植物中最多的,從基因水平證實了鐵皮石斛在植物學中處于高等植物的地位。
作為聯盟成員單位的云南農業大學聯合普洱市普洱茶研究院,以云南農業大學盛軍校長(普洱市副市長)、昆明動物研究所王文研究員為課題組組長,全面展開了云南鐵皮石斛基因組計劃的實施。使用目前最新的第二代測序技術和近期剛剛引入國內的第三代單分子測序技術,完成了鐵皮石斛全基因組測序工作。
云南農業大學盛軍校長表示,鐵皮石斛成為國際上第一個擁有基因組精細圖譜的蘭科植物,也是第一個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的藥食同用植物;同時,也是云南省主導完成的第一個植物基因組。鐵皮石斛基因組精細圖譜的繪制完成,標志著蘭科植物研究進入基因時代,同時也開啟了國際藥食同用植物基因組研究的新紀元。
該項目的另一負責人王文研究員從基礎研究層面充分肯定了鐵皮石斛基因組的意義,他認為,鐵皮石斛基因組作為第一個發布的蘭科植物基因組,將為蘭科植物的起源、演化和特性研究提供最基礎數據,作為第一個被解析的藥食同用植物基因組,也將進一步提振中藥的國際知名度,促進中草藥的現代化。
2012年1月,在云南省科技廳的支持下,云南省成立了石斛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設立專項經費開展了云南鐵皮石斛地理標志研究、云南鐵皮石斛質量標準研究、云南省石斛科技產業發展規劃以及鐵皮石斛基因組計劃等課題。
據介紹,蘭科植物是在植物分類學中處于最高等地位的一類植物,對蘭科植物的研究被譽為植物學研究的“頂峰”。蘭科植物大多屬于瀕危物種,而作為“植物王國”的云南,匯聚了中國大多數蘭科植物。近年來,云南省在蘭科植物的研究、保護和開發利用方面取得了眾多成果,鐵皮石斛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云南:設立鮮切花高鐵快運物流園區
云南是亞洲鮮切花交易中心,與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非洲的肯尼亞并稱【詳細】
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草案)
第一章總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