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關系生活質量等問題阻擋留學人才回國
42.9%受訪者認為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回國
“留學生并不全是人才。”桑澎提醒,當年高考落榜或者考不上好大學后選擇出國留學的人不在少數;另外一些學生通過中外合作項目出國,很多學歷都不被承認。他認為,優秀的海歸一定能將國外先進的技術、思想和國際通用的行為規則等帶回來,使國家產生向前邁進的動力。
“千人計劃”首批國家特聘專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在《中國未來核心競爭力:高層次人才》一文中強調,如何將我們的發展模式轉變為低能耗、低污染、高技術、智力密集型?要靠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而人才是指高層次的世界級人才,是那些在本研究領域、本行業具有戰略眼光的高端領軍人才。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以錢學森、郭永懷、錢三強等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才創造的“兩彈一星”奇跡。如果沒有這些高端人才,中國在尖端技術乃至國家安全方面可能會蒙受巨大損失!
施一公提到,當前不少人把項目人才與高層次人才混為一談。項目人才往往只在狹小的本專業項目上有獨到見解,而高層次的人才,尤其是大學的優秀教授,往往既能從事前沿的科學研究,也可以擔當技術總監,促進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相比之下,國內往往把青年培養成專攻一面的項目人才。而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現在是中國下決心真正重視高層次人才的時候了。
調查顯示,40.2%的受訪者認為中國需要更多像施一公那樣的人才回國。42.9%的受訪者相信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回國。
在為各地政府和企業招募海外人才的這兩年,孔晶晶感到其他國家對優秀人才的爭奪特別激烈,“我們去一些歐美國家招聘經常遭遇拒簽,他們就怕我們把尖端人才帶回來”。不過,也有一些非常好的學生回國之后并不被認同,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讓她覺得是巨大的浪費。
“吸引人才最好的辦法是充分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薛瀾說,當前國內已經有大量學成回國的人才,如果能創造很好的條件讓這些人才脫穎而出,就是最好的吸引力。如果優秀人才回國之后出不了什么成果,國外的人就會認為環境可能有問題,所以改善國內人才成長的環境至關重要。此外,美國的移民制度在吸引高技能人才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中國也可以通過制度建設一方面吸引自己的留學人才回來,另一方面也要能吸引更多國際優秀人才來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陳陽認為,香港吸引人才的政策值得內地借鑒。香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自由——自由的經濟、自由的人才流動,很多大公司、好公司的亞太總部都設在香港。所以它能給人才提供好的就業前景,而且人才與公司簽了就業合同之后,雇主就會去幫忙辦理香港的簽證,在他們合法居住滿7年之后,可以自動轉成永久居民,能享有很多福利,這樣既有就業前景又有生活保障。“人才是隨著好公司流動的,好公司愿意在哪兒落地,人才就會流向哪里。”
中國怎樣才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回國?66.7%的受訪者首選“健全法制”;65.1%的受訪者希望“改善自然環境,提高食品安全”;63.0%的受訪者建議“開放人才引進領域,促進體制內外人才流動”;62.4%的受訪者期待“實施與優秀人才配套的薪酬制度和考核機制”。
其他建議有:為留學歸國人員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性服務(52.9%);建立與優秀人才的信息溝通渠道(47.6%);完善科研管理體制(46.0%);放寬戶籍限制(45.5%);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42.9%);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科技領域的差距(37.6%);保持經濟持續高增長(36.5%);保持政治穩定(33.3%);建立健全人才移民制度(32.8%)等。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