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最牛橋上樓閣”開始拆除
9月27日,在“橋上樓閣”的二樓,家具已經搬空,門窗也已拆除完畢。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當日,被網民們熱議并被稱為浙江最牛房屋的“橋上樓閣”開始拆除,60歲的戶主許曉海告訴記者,目前將暫時搬到邊上的一間空屋過渡,等待當地政府出臺進一步安置方案。近日,位于浙江省嵊州市黃澤鎮許宅村的一座兩層樓房因為建在河道的一座石橋上而被網友熱議,稱為“最牛橋上樓閣”。該樓房建于1991年,已經在當地一座石橋上矗立了20多年,據戶主介紹說,當初因為地少人多,找不到合適的宅基地蓋房子,正好這座石橋已經廢棄,邊上也有了新的公路橋,因此他就花了近20萬元在橋上建起了一座二層小樓。而嵊州市相關部門則表示,此樓在建設前未經相關部門審批,是違法建筑,但一直以來并未接到有關該房屋的舉報。專家則認為,橋的荷載能力是根據人們行走等通行需求設計的,在這樣的荷載范圍內建樓房,很危險。一旦遇到地震、洪水等,橋的承受力因受外力影響而改變,極易發生橋塌樓毀的狀況。經過多方協調,該建筑從9月27日開始進行拆除。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文物建筑被拆不能總是事后追責
近年來,各地在城市開發過程中,頻頻發生拆毀文物建筑事件,有的是相關單位帶頭拆毀文物建筑,有的是開發商私自行動。究其根源之一,就是違法成本太低,各地在處理拆毀文物建筑上,普遍只是罰款了之,導致相關單位、開發商根本不懼怕私自拆毀文物建筑【詳細】
住建部:違建是城市毒瘤 嚴重制約城市發展
“違法建筑是城市的毒瘤和癌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日前在一次座談會上表示,大量的違法建筑泛濫蔓延,嚴重破壞了城市風貌,并制約城市健康發展和城鄉規劃執行。 【詳細】
納稅人不能給違章建筑埋單
今后,違法建設不僅要被拆除,違建當事人還要承擔拆除違建所花費的全部費用。日前,記者從北京市規劃委獲悉,北京針對違建行為已拿出“殺手锏”:正在研究并將實施違建強拆費用追償和適用代履行、立即代履行拆除違建機制。【詳細】
文化公園違建要查事查人
廣州文化公園漢城和新文園國際數碼城違建事件引起了政府和紀檢部門介入調查。廣州市城管執法局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用了長達半小時談論該案件,該局更是兩度對違建當事人予以譴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