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再種植火炬樹 繁殖太快威脅本地物種
北六環兩側的火炬林帶(資料片)。 何建勇攝
曾經在本市大規模推廣的彩葉樹種—火炬樹,今后不再種植了。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火炬樹由于繁殖速度太快,對本地物種造成潛在威脅,已經退出主栽彩色樹種名錄。
提起火炬樹,很多市民都不陌生。京藏高速、六環路等京郊主干道兩側,10多年來栽種了大量的火炬樹。這種彩葉樹春夏季節葉片為綠色,秋季逐漸轉為艷紅色,特別是到深秋季節,鮮艷的紅色綿延成片,十分壯觀。
“火炬樹是好看,可繁殖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火炬樹原產于北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引入我國,在北京推廣種植是在2000年前后。當初引進火炬樹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適應性強,耐旱好活,易成景觀,但這10多年種植下來卻發現,正因為繁殖速度極快,火炬樹已經對本地其它樹種的生長造成了潛在威脅,“有大片火炬樹的地方,其它樹基本都長不了。”
火炬樹的生長速度到底有多快?有關專家調查研究發現,火炬樹樹根的孽生能力極強,頭年種下一棵火炬樹,第二年就發展為10多棵,5年后就會覆蓋半徑5米至8米的所有土地。
更令園林專家們擔憂的是,火炬樹在北京幾乎沒有“天敵”。它的葉片上有密密的絨毛,果實上有尖刺,沒有昆蟲愿意吃它,所以病蟲害極少發生。如果任憑它肆意生長,很容易泛濫成災。
從2001年起,本市將彩葉樹種植作為重點工程實施,各郊區縣幾乎每年都會新增大片的彩葉林。火炬樹曾被作為主栽樹種,和黃櫨、元寶楓、白蠟等本地樹種一樣,在平原、山區廣泛種植。成片的火炬樹林為北京的秋天增添了瑰麗的色彩,但它的劣勢也逐漸顯現。在部分地區,火炬樹因為繁殖過密,出現了“禿尾”的現象,即只在樹冠上長有一層樹葉,樹冠以下部分因為日照不足,枝條干枯,葉片脫落嚴重。火炬樹產生的分泌物,還會讓一些敏感人群產生不良反應。
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這一兩年起,本市的彩葉工程已不再種植火炬樹。去年起啟動的平原百萬畝造林工程,也明確將火炬樹排除在推薦樹種名錄之外,各區縣都不再種植。對于一些生長過密、“禿尾”現象嚴重的火炬林帶,本市還將逐步進行改造,用其它彩葉樹種替代。
火炬樹的退出,是否意味著本市將不再種植外來彩葉樹種?“那倒不會。”這位負責人表示,為豐富北京的園林景觀,近幾年本市一直在進行國內外優新彩色樹種的引種培育工作,位于大興的黃垡苗圃現在培育了128個彩色樹種,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來自歐洲、北美地區,如挪威槭、加拿大紅楓等。但這些“洋”樹種是否適合在北京推廣種植,還要看在苗圃生長和在部分地區小范圍試種的情況。“到時候,我們會邀請園林專家反復論證,謹慎做決定,絕不再重蹈火炬樹的覆轍。”
鏈接
本市主推
14種彩葉樹種
火炬樹退出彩色樹種主栽名錄,北京的秋天并不會因此而遜色。記者了解到,經過多年的篩選,如今在京郊廣泛種植的彩葉樹有14種,絕大多數都是抗旱、好活的鄉土樹種,如欒樹、臭椿、黃櫨、元寶楓、栓皮櫟、槲櫟等。彩葉也不再局限于秋季觀賞,一些優新品種的加入,讓市民春夏也可以賞彩葉。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北京花卉市場疏解搬遷現狀調查
從去年開始,北京花鄉花卉產業園、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北京四環花木中心(四環花海花卉市場)、九州卉通花卉市場、花香源花木場、神天龍園藝場、金奇樹花卉市場等大型花卉市場相繼關停,商戶們的最終去向成為花卉從【詳細】
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啟動建設
占地16000畝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將啟動建設。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豐臺【詳細】
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預算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
據媒體5月7日報道,知情人士稱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開發商在看到上海迪士尼樂園取得的成功后,決定將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預算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詳細】
北京4萬余株古樹將全部GPS定位
去年底,北京市組織開展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工作,調查范圍包括16區以及11個市屬公園、林場,預計5月底調查工作將全部完成,6月開始為古樹名木換發新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