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想象過,無論是自己工作的寫字樓,居住的房子,還是入住的酒店,看病選擇的醫院,不再是傳統的鋼筋水泥建筑,而是一座座“會呼吸”的綠色建筑?
生活在這樣的綠色建筑里,有一個最現實的好處,就是節電、節水、節能;而綠色建筑帶給您的更直觀感受,就是更加舒適和環保。
其實,東莞市民與這種堪稱“回歸大自然”的綠色建筑之間的距離,并不遙遠。
就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之前,一個名為《東莞市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已經印發實施?!豆芾磙k法》要求:全市用3年時間拿出3000萬元的真金白銀用來資助和獎勵節能建筑特別是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現有建筑的節能改造示范等。
雖說目前東莞僅擁有11項已建成或仍然在建的綠色建筑,但在不遠的將來,莞邑大地上將矗立起超過220萬平方米的綠色建筑,而位于東莞核心區位的南城國際商務區、宏圖總部基地也將被打造成一個個國家綠色生態城區的示范區。
綠色建筑,正加緊腳步走進東莞普通市民的生活。
名詞解釋
綠色建筑: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共有六類指標,由高到低劃分為三星、二星和一星。
綠色建筑的室內布局十分合理,盡量減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陽光,節省能源,為居住者創造一種接近自然的感覺。
現狀
“綠標”8年路
綠色建筑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當中早已不是新鮮事物,但在中國卻仍處于起步階段。在深圳、北京等國家綠色建筑示范城市,綠色建筑標準已成為新建筑規劃、審批的必要條件,綠色建筑的體量也已經超過千萬平方米規模。
來自東莞市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辦公室(以下簡稱節能辦)的數據顯示,至2012年,東莞一共有約4億平方米的建筑總量。早在2005年10月起,東莞就有規定:所有新建建筑必須按照建筑節能50%的標準來設計和建造。
目前,東莞已經有約5700萬平方米的已建建筑都是節能建筑,短短8年中,能把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建筑外遮陽、屋頂隔熱材料、空調系統節能技術、蓄冷空調、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光伏系統、空氣源熱泵、空調余熱回收、綠色照明等適合東莞氣候特性的節能技術應用在數千萬平方米的建筑當中,實屬不易。
目前東莞擁有11項已經建成或仍在建設當中的綠色建筑,總建筑面積共有150萬平方米。
其中樹立在東莞大道旁的臺商大廈,也就是環球經貿中心,當年曾擁有“全球最大、最高單體量綠色建筑”的稱號,是一棟已經拿到美國LEED金級認證的綠色建筑,一年僅電費就能省下約600萬元。
在“能耗殺手”玻璃幕墻的應用上,臺商大廈采用的中空LOW-E玻璃,可比普通的白玻玻璃多阻擋6成以上的熱量。
東莞生態園控股有限公司辦公樓,則是11項綠色建筑當中唯一的一項政府機關綠色辦公建筑,已經拿到國內綠色建筑最高的國家三星級標識。而來自深圳這個節能建筑和綠色建筑規模居全國首位城市的萬科,也為東莞的綠色建筑貢獻良多,萬科翡麗山二期、萬科長安廣場二期、萬科大廈等項目已分別拿到國家一星、三星級別的綠色標識。
阻力
難過成本關
綠色建筑的推廣,最為現實的成本關,成為一大“攔路虎”。根據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公布的數據,公共建筑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為:一星級6~60元/平方米(平均29元/平方米),二星級40~300元/平方米(平均136元/平方米),三星級5~265元/平方米(平均163元/平方米);居住建筑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為:一星級1~168元/平方米(平均16元/平方米),二星級20~60元/平方米(平均35元/平方米),三星級11~157元/平方米(平均68元/平方米)。
如果按照一棟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三星級公共綠色建筑來估算,僅建造成本的增加就要超過1600萬元。
但市節能辦主任張桂標也指出,通過精心規劃、精心設計,多采用適合本地氣候條件的被動式節能技術,減少純裝飾性構件,或可以做到不增加成本。而且,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的建筑項目,是考慮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可在原節能建筑的基礎上再節能10%,節能總量很可觀,還能改善建筑室內的熱環境,大大提高舒適性。這些對于看重產品質量、客戶感受和品牌效應的建造者來說,十分值得。
張桂標也坦言,除成本阻力,觀念和意識上的阻力也不容忽視。除了沒有強
制性標準,目前也有不少使用方對綠色建筑了解不夠,未能體驗到其與傳統建筑的區別,未能對市場形成推動力。
破局
3000萬“誘”綠色建筑
在東莞這樣一座以“世界工廠”著稱的城市,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推廣綠色建筑、既有的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建筑節能工作顯得極為迫切。
9月30日,東莞在繼深圳、廣州、佛山之后,成為珠三角第四個設立“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的城市。這意味著,東莞市政府從今年開始,將連續3年累計拿出3000萬元的真金白銀獎勵建筑節能。而放眼全國,設立這一專項資金的城市并不多。
《管理辦法》將對獲得國家或省一、二、三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項目,按單位建筑面積分別予以每平方米5元、10元、30元獎勵,各單項獎勵金額不超過100萬元。其中,獎勵資金的70%兌付給建設單位,30%兌付給設計單位。
一位長期致力于建筑節能領域的專業人士坦言,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的設立意義重大,不僅將帶動東莞新建建筑按綠色建筑標準建造,推動高能耗的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還能資助到綠色建筑專業人才的培訓。
東莞市土木建筑學會秘書長鄭金伙則認為,專項資金的設立對企業多建綠色建筑的鼓勵性意義很大,通過專項資金的宣傳和撬動作用,可以讓整個建筑行業、社會和市民都能夠了解到綠色建筑的好處,實現觀念轉變,“希望不久的未來,市民都能夠形成這樣一個理念—不是綠色建筑的房子,我不買。”
值得注意的是,東莞新設立的這項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的獎勵對象,十分明確地將市財政投資的建設項目劃在了資助范圍之外,這就意味著諸多市財政投資建設項目將不會與其他建筑項目“搶奪”建筑節能專項資金。
對此,廣東五星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張演生拍手稱贊,大呼“有遠見”。在他看來,把政府投資項目劃在資助范圍之外,就意味著市政府真心實意地想要支持企業,將資助力度都集中在企業當中,不跟企業“爭食”。
“政府財政投資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學校、醫院、檔案館、科技館、體育館及保障性住房等新建建筑項目率先執行國家、省綠色建筑標準。”來自今年9月的一次市政府常務會議透露了這一信息。
目前,有代表性的生態園現代產業中心、松山湖現代展示服務大廈等16個項目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而位于東莞核心區位的南城國際商務區、宏圖總部基地也將被打造成一個個國家綠色生態城區的示范區。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東莞市建成綠色建筑項目不少于220萬平方米,建設1個綠色生態城區,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不少于250萬平方米,完成可再生能源應用建筑面積不少于300萬平方米,將全市不少于100棟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高能耗的大型公共建筑納入建筑能耗監測平臺。
建議
綠色建筑走進生活
玻璃、水泥、墻材、空調、熱水器等都是建筑當中的能耗高手,在建筑中采用節能玻璃、節能墻材、節能空調、太陽能熱水器等,都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來自五星太陽能的一組案例顯示,邯鄲安居東城和合肥市大興新居這兩個保障房太陽能熱水工程項目,每年可實現節約標煤3300噸,減排二氧化碳8100噸,減排二氧化硫66噸,減排粉塵30噸,惠及數千戶居民。
張演生直言,五星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在諸多企業、學校、醫院、酒店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當中都應用了很多,但來自東莞房地產領域的集中熱水系統卻應用不多,日積月累中,千萬家庭所消耗的能源十分龐大。
在張演生看來,對于一個普通家庭而言,花上不到一個平方米房價的價格(約數千元)購買一臺太陽能熱水器,就能享受到源源不斷的免費熱水,不僅十分劃算也省下了不少電。
張演生說,如果房地產企業多走一步,為業主提供類似“買房子送免費熱水”的活動,相信能一下子推廣不少大型的集中太陽能熱水系統。
已建和在建的東莞綠色建筑
看看您買的房或您的辦公室是不是綠色建筑
序號項目類型項目名稱建筑面積(㎡)星級
1公共建筑東莞生態園控股有限公司辦公樓38000國家三星
2公共建筑東莞萬科大廈56000國家三星
3住宅建筑東莞萬科城(陽光山莊)觀湖上筑一區11~16棟103900國家三星
4公共建筑東莞長安萬達廣場購物中心203109.74國家一星
5住宅建筑東莞長安萬達廣場住宅區(1~9號樓)173268.1國家一星
6住宅建筑東莞東城萬達廣場C區7、8、10、11、13~16、18、19號樓123510.4國家一星
7住宅建筑東莞萬科金域國際花園一期(1~8號樓)208594.7省一星A
8住宅建筑東莞萬科金域松湖一期三標(9~16、29號樓)147374.13省一星A
9住宅建筑東莞萬科長安廣場二期(5、6棟)67783.39省一星A
10住宅建筑東莞萬科翡麗山二期20-28號樓111155.36省一星A
11公共建筑臺商大廈275000LEED金級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