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市建設別忘了生態保護
道路建設應與生態建設銜接
事實上,隨著蘭州城市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市政道路建設,棚戶區改造,舊城開發等工程大規模展開,這些項目的實施都涉及到了對舊有樹木的移挪。以BRT建設為例,安寧東西路兩旁挺拔雄偉、郁郁蔥蔥的雪松曾成為一代又一代蘭州人心中美好的記憶,在道路建設中,包括雪松、小灌木在內的200多棵樹木被移植到了南北濱河路等區域,不僅讓綠色生命得以延續,且作為補植樹種,給南北濱河路增加了不少風情??紤]到了安寧人的雪松情結,今年年初,快速公交道路綠化景觀工程建設全面啟動,重點種植雪松、國槐、日本櫻花、玫瑰木槿等植物,如今,走進安寧東西路,人們看到的是曾經的雪松大道。
此外,在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試驗段建設中,作為地鐵出口,曾經的銀灘小游園讓道城軌建設被拆除。期間,小游園內的845棵各類樹木,被全部移栽至仁壽山。移植過程中,為確保其成活率,綠化工人們將雪松的樹根用原土包裹,并用草繩纏繞,吊車起吊后,將其運往目的地。據悉,安寧銀灘小游園于2011年建設,投資800多萬元,位于安寧區520號道路和578號道路之間的三角地帶,景觀綠化面積4533平方米。家住眾邦金水灣的何方亭表示,綠化帶對于城市環境來說非常重要,但只要相關部門協調好,將小游園或道路兩旁的行道樹能夠移植,不要造成浪費,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能夠理解的。
可以說,蘭州城市建設中的保綠護綠已經有著很好的榜樣,然而,毀綠事件的不斷發生,暴露出的是城市規劃建設中的前瞻性、科學性。當然,更多的是企業的野蠻施工,白銀路行道樹被無辜砍伐就是一個例子。
蘭州城建部門資深人士表示,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區可用于綠化的土地越來越少,土地成本越來越高,鋼筋水泥與綠地之爭的尷尬事件不斷發生。然而,人們應該看到的是。生態環境建設已然成為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大問題,不能因為路改工程而破壞生態環境。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的生態環境在逐漸惡化,而任由其發展下去的后果是,人們的健康與生活會受到嚴重影響。而擴大城市綠化面積,建設綠色城市,是保護居民賴以生存的環境、有效防止生態環境惡化的一條重要途徑。眾所周知,園林植物有降低風速、吸附塵埃;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調節空氣濕度,防止干燥和減少噪聲;抵御環境污染,美化城市等多方面的生態功能和作用。因此,城市建設必須與植樹造林、城市綠化同步規劃,同步實施,盡可能做到把城市中一切可以綠化的地方全部綠化起來,形成健全的城市綠色生態空間。相關管理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目前,白銀路的毀綠問題是由于上跨下穿工程的實施,接下來,是蘭州市軌道交通大規模的展開,相關部門是不是應該提前介入,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法,依法護綠,通過制度保護這座城市來之不易的的融融綠意。”
據悉,針對白銀路臭椿樹被砍伐一事,蘭州市園林綠化局已經向上級政府部門反映了此事,而綠化部門的移栽工作也在隨之進行,數百棵臭椿樹將移至大砂坪后山。
編輯:zhi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