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間,一家人到鄉下小住了幾日,無意中竟躲開了莊里的霧霾天。這城里鄉下兩重天的感受,讓我對降塵去土有了新發現。
說實在的,鄉下的生活水平和衛生條件與城里相比有很大差距,但空氣確實比城里好,手機上實時傳送的空氣質量指數顯示最低時只有65。清晨起來,不論是在村里溜達,還是到田園采摘,那涼爽濕潤、少塵無煙、飽含農作物氣息的新鮮空氣,端的是令人情不自禁地要多做幾次深呼吸。
幾天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一家人帶著土特產和對鄉下的眷戀踏上了回程。越是接近市區天空越發灰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子煙塵味,嗓子也開始干癢。進得市區,幾百米外的高樓大廈,竟然與灰色天空混為一體??諝馕廴局笖蹈哌_480,再高20就爆表啦!
鄉下的空氣憑什么比城里好?就憑那層層疊疊遍地都是的綠色植被。在鄉下,農田里的防風林、地里的莊稼、園子里的菜、路邊溝渠、甚至是荒地里的野生花草,從地面到空中,構成了由人工種植和自然生長共同組成的立體綠色屏障。反觀我們的城市,稀稀拉拉的行道小樹、低矮的綠化帶、貼著地面的草皮,哪一樣都不能與鄉下巨大而又覆蓋到每個角落的植被相比。
莊里要從根本上去“土”變“洋”,就要走全城立體綠化的路子。摒棄綠化影響市容觀瞻的愚腐觀念,建立毀一補十的處罰保護機制;見縫插綠、見空植樹;給高樓大廈“披衣、戴帽、穿鞋”;形成以喬灌木為主、藤草類為輔,從地面到空中的立體綠化格局;修剪草木應保持其自然生長形態、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防塵降塵作用;禁止鏟除有天然固土降塵作用的野生雜草植物。凡此等等,都應該成為我莊改善空氣質量的優先選項。如此立體綠化,摘掉“土”帽子方能指日可待!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