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長江生態系統已經崩潰
最近,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2013長江上游聯合科考報告》,警示長江上游漁業資源嚴重衰退,一些珍稀、特有魚類瀕臨滅絕,金沙江干流魚類資源瀕臨崩潰。更有專家和相關組織稱,長江生態系統已經崩潰。這無疑給這條中華大動脈發出了“病危通知書”,為長江生態保護再次拉響了紅色警報。今年6月,長漁辦組織科考人員,首次從濕地生態系統、水生生物多樣性、環境流、水環境等四個領域對長江上游進行綜合“診斷”。科考隊在對玉樹、石鼓和赤水3個樣點的魚類資源采樣結果分析后發現,整個長江上游魚類資源保護面臨重重威脅。金沙江流域歷史監測到魚類有143種,但由于棲息地的破壞和喪失,此次科考三次魚類資源采樣僅僅發現17種魚類樣本。
長江生物種群和數量減少,除受水域環境污染、過度捕撈等因素影響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流域無序的水電開發。
環保專家指出,目前對水電項目環境影響的評價,都是單一而孤立進行的,總體上缺乏對梯級水電疊加影響的綜合評價,無法評估梯級水電開發對整個流域、對中長期可能產生的風險。支流的大量小水電,則基本沒有環境影響評價。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曹文宣說,目前的水電開發項目雖然提出了修建過魚設施、人工增殖放流等魚類資源保護措施,但收效甚微。如果長江上游這些梯級開發全部實施,它所導致的累積影響更大,尤其是水溫降低、徑流均化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的繁殖、生長將產生無可挽回的影響。據《燕趙都市報》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江西公布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
江西省林業廳30日對外公布該省2016年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大數據。2016年全省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為14951.34億元。本次評估結果與2011年評估結果比較,僅森林的生態效益就增加了1863.22億元,增幅23%【詳細】
環保部:建設行業環評 尺度將統一
環保部近日印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將從今年9月1日起實施。此次修訂對《名錄》中的行業類別和項目類別進行全新梳理,將有利于推動行業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尺度的統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