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更好城市更綠
成都將加大淘汰落后產能、遏制高耗能行業增長、推動產業改造升級和積極推進建筑、交通等領域節能等方面的力度,強化秸稈禁燒執法,確保二圈層內空氣質量逐步改善
城市更綠
成都還將加快推進北湖、青龍湖、金沙湖建設,到“十二五”末期,成都主城區綠化覆蓋率將達42%、全市森林覆蓋率將達38%,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鳥語花香、步步見綠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對城市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呼聲越來越高,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成為群眾的熱切期盼。
目前,針對群眾關心的生態環境建設問題,成都市發改委、經信委、環保局、城管局、建委和林業園林局等多個部門正積極對標群眾訴求,深刻反思不足,對癥研究舉措,以期盡快取得城市人居環境的有效改善。
重拳出擊
淘汰落后產能
提高機動車準入門檻
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成都近年在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方面成效顯著。去年,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93天,優良率為80.1%。
“但這與群眾的訴求還有差距。”成都市經信委和環保局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處在四川盆地腹地的成都,在大氣污染防治上一直受著盆地特殊地形和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這并不能夠成為工作推進難的‘說辭’,我們更不能有驕傲、滿足的情緒,要投入更大精力、更大決心來治理大氣環境污染。”
成都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環保部門將重拳出擊落后產能淘汰、燃煤污染治理、機動車污染防治,加快構建公共交通網絡,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率,不斷提高機動車準入“門檻”。下一步將探索拓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途徑,強化秸稈禁燒執法,確保二圈層內空氣質量逐步改善。
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部門將通過加大淘汰落后產能、遏制高耗能行業增長、推動產業改造升級和積極推進建筑、交通等領域節能等方面的力度,“重點對冶金、建材等行業的落后產能進行整體關閉和部分生產工藝設備淘汰,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
上層設計
修編“十二五”規劃
生態文明建設是重點
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需要對現有存在的問題進行治理,更需要從規劃建設的“源頭”上下工夫。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方面,從產業結構、產業選擇、戰略功能區定位到產業空間布局,成都的自然條件、資源類型、產業基礎以及環境容量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限制性因素。“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超過環境承載能力,這是生態的底線”。
該負責人展示了三大本厚厚的《成都市“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其中成都市生態環境容量及節能減排研究就有150頁。盡管成都在此方面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但成都市發改委表示,該部門也將下大力氣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反驕破滿,讓規劃引領工作更加科學合理。目前,成都市發改委正著手對《成都市“十二五”規劃》進行中期評估,“很多指標已提前完成,我們將對其進行修編,生態文明建設也是重要的修編內容,根據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提高標準,環保等各專項規劃也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同步修編”。
“這個規劃就像是一個‘總閘’,確定了產業發展方向,相關部門就會據此制定具體的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成都在招商引資時就會有所取舍,高污染的項目就會拒絕。”
提檔升級
全市森林覆蓋率
兩年內將達38%
今年以來,成都市民休閑生活多了很多綠色濱水的好去處。剛剛開放不久的錦城湖,不僅有廣場、親水平臺,還有環湖休閑步道,供市民漫步。
“我們雖然在生態建設方面頻頻‘出拳’,但是距離群眾對城市生態以及環保方面的訴求,還有較大差距。”成都市建委、城管局和林業園林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繼續下大力氣對標群眾訴求,反驕破滿,深刻反思不足,自我加壓,虛心務實,對癥研究舉措,讓群眾身處在一個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的城市。
今年成都將確保完成繞城高速兩側200米范圍82萬平方米的生態建設,繼續為成都建設完善一條由綠化構成的“綠色屏障”、“生態之環”。同時加快推進北湖、青龍湖、金沙湖建設。
成都市城管局表示,今年將最大限度實踐人性化設計理念,完善城市功能,注重協調性、彰顯人性化、體現景觀化,讓市政設施色彩統一、整潔大方。
“下一步,成都將進一步創新綠化方式,通過墻面綠化、破墻透綠等多種方式來提升綠化區域的數量。”成都市林業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將不斷提升綠化檔次,到“十二五”末期,成都主城區綠化覆蓋率將達42%、全市森林覆蓋率將達38%。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