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世園會489種植物打造“山林野趣”
青島世園會將進一步優化百果山動植物群落。記者昨日從2014青島世園執委會獲悉,世園會將通過實施懸掛鳥屋等“引鳥計劃”,力爭讓241公頃的園區在打造過程“從自然中來,回自然中去”,展現“鶯歌燕舞”的生態景觀。
據了解,2014青島世園執委會聯合青島農業大學,對世園會園區及周邊區域的動植物資源現狀進行了普查。“根據普查統計,青島世園會所在區域原有植物168種,野生動物近200種。在植物配置上,我們通過引進外地植物種類,豐富、補充和完善園區植物群落系統,共配置設計植物種類489種,是原有植物種類的近3倍。”2014青島世園執委會負責人介紹說,在引進外地植物種類的同時,將實施懸掛鳥屋等“引鳥計劃”、“挽留候鳥”活動,進一步增加百果山的鳥類種群,并與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合作,計劃引進駐留青島的野鴨等野生鳥類,充分體現園區的生物多樣性。
百果山上食用觀果植物、溫帶水生植物等“植物原住民”的種類補充、提升,這將是青島世園會“自然創造”的又一集中體現。曾參與百果山動植物普查的青島農業大學工作人員表示,“百果山從名字看,即可感覺山有百果。這里的果木確實比較豐富,原有木本食用類有31種,觀果類有65種,如葡萄、甜柿、石榴、李子、蘋果、桃、梨、棗、核桃、板栗、桑葚等,草本菜果類21種,如黑莓、蛇莓、藍莓、茅莓等。”據了解,青島世園會在保留原有“中華睡蓮世界”的基礎上,將建設睡蓮博物館、睡蓮學術文化交流中心等,建設及栽植完成后,這里將成為世界上栽植睡蓮、荷花品系最全、花色最豐富的水景園。
屆時,“山林野趣”將是青島世園會的一大自然特色。此外,整個園區規劃注重依托原有地形地貌進行設計,綜合考慮山地、水庫等地形地貌特點,保留了畢家水庫揚水站、沈鴻烈橋、櫻桃溝、梨樹坡等自然、人文遺跡,園區道路選線也盡量利用原有通道,保護現狀景觀,減少土石方工程量,按照交通路、生態路、景觀路分區建設,保護現狀苗木約3000棵。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世園會將帶來哪些驚喜?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已經進入倒計時100天。始于1960年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至今已經在歐洲、美洲和亞洲國家舉辦了30多屆。它不但是世界各國園林園藝精品、奇花異草的大聯展,也是增進各國相互交流,展示【詳細】
揭秘北京世園會三大看點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簡稱北京世園會)將于明年4月至10月在北京市延慶區舉行。這屆由中國政府主辦、北京市承辦的國際級別最高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有望成為展出規模最大、參展方數量最多、影響力最廣的世園會【詳細】
世園會園區明年4月試運行 10個展園完成建設
寒冬時節,位于延慶的世園會園區內一派火熱的忙碌場景。本月起,2019北京世園會各個展園進入室內布展階段,明年4月1日園區開始全面試運行,屆時綠化施工、運營體系、安保體系、物流運輸將同步啟動,并于4月15日前完成室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