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蘭科植物新品種:不進行光合作用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7日宣布,他們在鹿兒島縣發現了一個新品種的蘭科植物,這種蘭科植物既不進行光合作用,也不開花,擁有極為罕見的生存狀態。
京都大學人類和環境學研究科研究員末次健司率領的研究小組,2012年4月開展異養植物(heterotroph)調查時,在鹿兒島縣三島村竹島的竹林中,發現了100多棵這種蘭科植物。
研究小組經過調查發現,這種蘭科植物大部分時間都在土壤中生活,不進行光合作用,而是從根部吸收蘑菇的菌絲進行分解以獲得養分。只有在初春的約一個月時間里,會向地面伸出高約7至16厘米的花莖,在細長的花莖頂端生有茶色的花,但是卻一直保持花蕾的形狀,而不會開放,只在花的內部進行自花授粉,最終會有數萬個種子成熟,并飛向周圍數十米的范圍內。
研究小組發現,這種植物非常類似八代天麻(GastrodiaconfusaHondaetTuyama),但是花的內部結構與八代天麻不同,散發氣味用于吸引昆蟲的結構和防止自花授粉的器官已經退化,確認為新品種。在日本發現植物新品種非常罕見,研究小組將其命名為“竹島天麻”。
研究小組指出,這是全球第二例發現具有不進行光合作用和進行閉花受精(Cleistogamy)特征的植物,此前只在臺灣地區確認一種八代天麻具有這兩個特征。不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由于主要在土壤中生活,具有不易淪為動物食物的優勢,但是不開花的原因一直沒有弄清。
末次健司說:“這種植物已經喪失了植物的特征,是一種‘不再愿意做植物的植物’,今后希望進一步弄清這種罕見的生長形態是如何進化的。”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最受日本人喜愛的景區,就在西安的東郊
青龍寺座落在西安樂游原上,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興盛于唐代,據說這里曾是太子的府邸,也有人說是種植藥材的地方。【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