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寧:基于耦合法的風景園林設計策略
3.基于耦合理念的設計策略
通常人們喜用“因地制宜”來描述對環境認知與利用的智慧,對于不同的學科而言,其呈現的方式不盡相同,與之對應的設計方法和策略也各具特征。以風景園林而言,所謂“設計”就是最大限度地整合場所的資源,以最少的人為干預實現預期設計的目標,強調的是在設計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環境資源和自然“力”。
將“耦合”的基本理念引申到風景園林設計中來,就是強調對場所的尊重及自然力的運用,將多設計目標與場所固有的秩序和要素之間相關聯,而這樣的一種關聯目的就在于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提升環境整體的品質。
強調“減量化”設計并非簡單地不作為,也不是單純地強調減少人為的干預,而是在集約化的規劃設計思維體系架構下,基于合理的人為干預、達成對景觀環境資源的優化配置,這是實現減量設計的核心所在。
3.1 耦合法與因地制宜的設計原理
耦合法作為一個全尺度的規劃設計方法,不僅具有理論的指導意義,而且有著方便易用的可操作性。基于“互適性”作為耦合法的核心價值,貫徹于從項目策劃、規劃、設計直至建造的風景園林營造過程。“耦合法”強調對場所的最小干預以及景觀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前提下實現最優化的景觀效果,同時也是一條實現減量化風景園林設計的有效途徑。
3.1.1 耦合法的核心
物理學中“耦合”是一個基本概念,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或運動方式之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聯合起來的現象,是在各子系統間的良性互動下,相互依賴、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動態關聯關系。因而“耦合”的概念包含了系統、關系和動態三個方面。
耦合法之于風景園林的意義:
因地制宜的當代解讀是耦合法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耦合”強調從場所出發,與場所相對應,不同環境、不同層面、不同尺度實現“耦合”的手段和所采取相應的適宜技術是不同的,它體現的是一種全尺度的設計方法。
“耦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設計目標與場所互相影響,最終達到和諧共生的設計目的,因而設計目標與場所之間的互適性是耦合的原則。
3.1.2 耦合與減量
所謂“減量”,指的是實現從環境出發,依托于包括客觀的存在狀態與變化趨勢等,盡可能減少擾動原有場地生態系統,維持并利用自然力的設計結果。
減量設計理念強調把握場所規律,譬如對自然力的利用、對自然演替規律的運用,這就需要對場所進行一系列分析基礎上的靈活運用,涵蓋了地形、地貌、坡度、坡向等豎向問題以及匯水面積、匯水量、水質等水環境問題。
3.2 基于耦合法的規劃設計策略
“耦合”的核心問題就是設計要素與原環境之間的“互適性”,在設計的過程中通過人為的干預實現對場所的優化,這就需要設計目標始終和環境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耦合法在設計中創造的是一個系統,也就是一個能夠自我完善,具有自律性結構的整體。
耦合法的三個階段:
1、根據環境條件的不同,選擇適宜的項目,再將其引入到場所中去。
2、依據不同項目選擇適宜的環境來加以支撐。
3、對單一的項目進行控制,包括了譬如建筑的規模,覆蓋率,體量、高度、建設強度等控制要素。
耦合法的三個階段分別對應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策劃—總規—詳規”等階段,層層遞進地覆蓋了整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過程。
編輯: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