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明尼蘇達州萊克伍德公墓陵園(組圖)
一個新的陵園和接待中心被融進了空間中現存的斜坡上。沿著街道這個建筑群大部分漸漸淡出視線,只有5500平方英尺的花崗巖亭子在保存完好的橡樹樣品中間映入視線。
環境
為新的陵園選的地址是公墓景觀中幾個不協調的特征之一。在墓地的入口附近,環繞著巨大的老樹林,新址是一塊比較大的凹陷的區域,從1967年以來被作為一個四層樓高的陵園/骨灰安置處建筑的前院。一片巨大的綠色空間,側面是長滿了草的斜面,中間被一排排高大的常青樹所分割,這個分割線正處在陵園和另一端像萊克伍德的寶石般的拜占庭風格的教堂(1909)之間的軸線上。由“花園地下墓室”構成的高高的整體石墻矗立在不朽的樓道的兩側,從此處一直通往教堂。這個地方從整體上來看供人們步行的小路有限,也沒有可以坐的地方。它里面確實是有一個“倒影池”,這是一片狹長的長方形水域,曾經受到來墓地的游客們的愛戴,但是維護問題一直沒有搞好,尤其是因為明尼蘇達漫長的冬天而干涸時,就更不是一處吸引人的風景了。
項目
總體規劃要求為新的陵園和接待設施選一個地方,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火化需求和地上的葬禮服務,但同時要對這個較大的歷史性墓地景觀造成最小的影響。通過創造一處新的、融合了新陵園和現存的陵園的特征以及那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教堂的中心風景區,景觀建筑師以一種無縫的方式解決了容納新的項目空間的難題。新的陵園景觀——周邊是一排排的長凳,楓樹和山楂樹組成的莊嚴的叢林,還有一個重新設計的零邊緣的倒影池——不僅為大型團體在陣亡將士紀念日舉行戶外集會/活動提供了空間,而且還為安靜的沉思、慰藉和療傷開辟出一塊空間。整個項目都采用了可持續性設計的原則,從綠色的屋頂到創新的暴雨排水策略,到建筑廢料的的轉移和種植大量的本地植物。設計師們力圖打造一個不管是從視覺上還是功能上都對環境產生最低影響的工程項目。
設計意圖
這個設計試圖以一種愉快的、引人注目的方式重新使用現存的墓地空間,把擁有當代美學的項目和諧地融合進一個重要的歷史景觀。它通過仔細地規定建筑發展來最小化其對較大的墓地景觀的影響和充分利用這個地方柔和的傾斜比例做到了這一點。較低地平面強大的幾何結構逐漸向斜坡上過渡到地上“草坪規劃”風景的田園風格。這個設計在內部和外部空間之間建立一種統一的關系,增強了彼此的經驗。提供了一個很明顯的空間層級,突出了一個較大的中心聚集空間,同時為沉思提供了次級空間。零邊緣倒影池的位置是不對稱的,以便與這個景觀中已建的東西形成重要的軸線關系,并為這個空間創造出一個動態的視覺中心。成蔭的綠樹林強化了邊緣的同時還部分地遮擋了1967年建造的陵園的正面風景。低矮的裝飾性的觀花喬木保護了那個標志性的教堂的風景,同時又形成了一道漂亮的柔軟的邊緣,使陵園東面地下室的墻變得美觀。
可持續性
萊克伍德公墓陵園力圖保存這個歷史性景觀的特征,同時為多達10000人提供高貴的埋葬和紀念空間。由于這個建筑項目很大的一部分要建造在山坡上,因此保留了大量的開放空間,對周邊環境的自然之美的視覺效果也得到緩解。通過風鏟、根部修剪和用板樁支撐,已經長成的樹木被保留了下來。一個新的可使用的綠色屋頂擴展了周圍墓地的開放草坪,還能得到像減少碳排放、減少制冷負擔、產生氧氣、減少熱島效應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徑流滲透等傳統的益處。這個建筑是東西方向的,以便最大化受到太陽的照射。創新暴雨排水策略以最大化現場的水流滲透。由于這個發展,所有的停車區都能透水,從而降低了下暴雨時的水流量和速度。所有的停車區都設置在現場的墓地周邊的路上。現場的一口水井被保留了下來,減少了飲用水的使用用來灌溉。眾多大型樹木和灌木/地面植被被種植,以此來增加樹蔭,從而減少因蒸發和蒸散而造成的水份的流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當地出產的花崗巖具有較高的反照率的特征,大多數景觀和較低的花園里所有的小路都是用這種花崗巖鋪成的。照明設計也最低化,以減少光污染。
編輯:zhao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