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經濟帶”或出臺國家級規劃
2013-11-26 09:09:0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數: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室主任吳宏偉表示,中亞國家在發展上一直希望能 “借力”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恰恰是中亞國家特殊的地緣優勢,也是充當東西方橋梁作用的體現。
“1992年至2002年期間,中國與中亞地區的貿易規模并不大,最高也就20多億美元,增長只有幾倍。但在2002年到2012年十年間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亞問題專家孫壯志表示。
在具體合作領域上,習近平指出“五通”: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等。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顧學明說,通過重新打通并強化絲綢之路經濟帶共同發展,繪制亞歐經濟合作的新版圖,有助于平衡世界中心,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戰略回旋空間。
產業互補促成雙贏
能源,無疑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數據顯示,自從2006年中哈石油管道正式開通以來,哈薩克斯坦已經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5000多萬噸。截至今年11月15日,中亞天然氣管道A/B線已累計向國內供氣700億立方米,現日輸氣量在8900萬立方米左右,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冬季保供的主力軍。
西安市發改委主任雷英杰表示,在目前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貿易中,能源貿易占主流。“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出,一個重要考慮就是,確保中國經濟發展的能源補給。”
中亞國家對中國同樣有所需,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亞國家發展報告(2013)》顯示,2012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特別是歐債危機的沖擊,中亞地區經濟總體形勢不如往年,增長速度普遍放緩。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中亞國家表示非常歡迎。”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孫力稱。
著名區域專家徐逢賢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普遍能源豐富,但日用品短缺。“絲綢之路經濟帶既有利于彌補我國能源的短缺,也可以解決沿線國家日用品及基建裝備的缺乏問題。”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
《決定》提出,支持內陸城市增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支持國際客貨運航線,發展多式聯運,形成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對外經濟走廊。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姜毅說,坐擁豐富自然資源的中亞地區,其最大掣肘在于“對外聯系網絡不完善”。
蘭州大學前副校長、中亞問題專家楊恕表示,歐洲地區鐵路網密度很高,我國西安以東也形成了密度較高的鐵路網,但中間這段只有一根棍,這個“網球拍現象”實際是個很大的障礙。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楊圣明表示,各國情況復雜,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僅以鐵路來說,哈薩克斯坦的兩條鐵軌之間的距離比中國的寬20公分,因此兩國間的火車必須在邊境上進行“換軌”才能前行。
但在中國向西開放中,中亞地理位置又極為重要,今年6月,哈薩克斯坦交通運輸部鐵路局副局長葉爾金·梅爾別科夫對媒體說:“哈薩克斯坦是連接東方與西方的重要橋梁,你可以說這是絲綢之路的復興。”
此外,目前中國與中亞國家已經簽署了多項運輸協定,為絲綢之路交通走廊的暢通奠定了法律基礎。
地方爭食政策紅利
據了解,在中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后,沿線的陜西、甘肅、新疆、寧夏等省區就陸續開始研究本地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細則。
陜西省政府提出發揮西安國際港務區、綜合保稅區等作用。第二條亞歐大陸橋的起點江蘇連云港市由于有鐵路線與內陸的新疆及中亞地區連接,也在積極爭取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此外,甘肅、新疆也有一系列宏大愿景相繼問世。
對此,一位接近政府人士告訴記者,國家層面的確有在進行調研,但目前還沒有一個清晰具體的方向。
近日,國家發改委在京召開絲綢之路經濟帶思路研究座談會,標志著從國家層面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問題正式啟動。
據發改委信息披露,在空間走向上,初步形成以亞歐大陸橋為主的北線、以石油天然氣管道為主的中線、以跨國公路為主的南線三條線;國內區域范圍目前包括西北五省區、重慶、四川等,還將擴展到其他省區。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義平給出了更高層次的建議,他說,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是一個工程技術層面的問題,更是一個體制、機制和思維方式轉換的問題。
“當今的區位優勢已經遠不是什么位置優越和交通便利等傳統優勢,而是一個地區的開發、公平以及濃厚的商業氛圍。”李義平說。
新疆的“絲路稟賦”:29口岸面朝中亞構建三條跨國鐵路
在烏魯木齊做物流生意的張雷(化名),近段時間最關心的事兒就是蘭新高鐵的開通運營,他在新疆打拼了10年,事業已然做得風生水起。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