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城市文化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
2013-11-27 08:02:19 來源:惠州日報 瀏覽次數:
美國的城市規劃對全世界有很大影響,在對比東西海岸的城市建設后大家發現,小尺度的城市更宜人。
但是,一些城市在管理內容上重表象輕內涵,在管理途徑上重人治輕法治,在管理手段上重經驗輕科學,在管理效應上重近期輕長遠。不能從更高層次上尋求城市管理的治本之策,問題已然成堆,才采取應急與補救措施。“城市病”的病根在於城市管理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缺乏應有的文化視野。
最常見的案例,就是城市里隨處可見的盲道。盲道沿線竟然還有電線桿、樹木。這是典型的重形式輕內涵。
八是避免城市文化的沉淪。城市文化是市民生存狀況、精神面貌以及城市景觀的總體形態,并與市民的社會心態、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密切相關。城市文化不斷積淀與發展,形成城市的文脈。城市的文化資源、文化氛圍和文化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城市的競爭力,決定著城市的未來。
“廣州歡迎您”,這是我在機場看到的最有文化的廣告。宣傳畫上有城市雕塑、近代建筑、綠色空間、城市景觀,表明了一個城市與眾不同的特色。其實很多城市都有讓市民和外來人過目不忘的美麗雕塑,這些都體現著城市的文化追求和性格。
但是,一些城市面對席卷而來的強勢文化,不是深化自身的人文歷史,而是淺薄化自己的文化內涵,使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調低下的行為方式,彌漫在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消解著人們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繼承,究其深層次原因,是文化認同感和文化立場的危機。
如,北京荷花市場的星巴克,隆福寺街的肯德基,西安鼓樓的麥當勞……這些世界馳名品牌的企業一定要把自己的文化打入城市的心臟,但是我們城市自己的文化自覺呢?
文化競爭力決定城市競爭力
1933年,國際社會誕生了關於“功能城市”的《雅典憲章》,解決歐洲一些大城市出現的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犯罪率高、環境惡化等一些城市病,主張以功能分區的觀念規劃城市,并指出城市的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要協調、平衡發展。這一理念對各地城市規劃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但是,人們從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僅僅依靠功能分區無法解決城市的諸多復雜問題。
這種絕對的理念,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受到了批評。人們從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對於復雜的城市系統,僅僅依靠“功能分區”無法解決城市發展的諸多復雜問題。比如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某城市,居民區規劃在西邊住,工作區在東邊,騎車上班要一個多小時。導致每天早上和傍晚數百萬人堵在上下班的路上好幾個小時,人為地造成了交通的擁堵,市民休閑時間的減少,情緒的不穩定。這就是典型的功能城市,這不是真正的和諧城市。
怎麼樣規劃管理城市?
一是城市文化構建和諧城市。城市文化是社會文明在城市的縮影,是社會和諧在城市的集中表現。“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既是治國謀略,更是城市文化的精髓,是實現社會和諧、誠信、責任、尊重、公正和關懷的保證。將這一文化精髓貫徹到城市發展的各項事業之中,才能實現文化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人們有選擇自己城市發展路徑的權利,應該尊重人們對自己文化生活的選擇。比如在威尼斯,幾百年來,人們討論城市的發展方向,他們沒有讓一輛汽車駛入自己的城市,所以威尼斯今天贏得了世界尊重的目光。
適宜居住是和諧城市的重要特征,將城市目標定位為宜居城市,體現了城市建設和發展從“以物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的轉變,不是片面地追求“形象工程”,而是更關注文化的發展,關心人的發展成長,重視和發揮人的作用。這就對城市的管理者和決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座城市應該有年輕人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的場所。但是,今天我們面臨老齡化社會,更需要向老人提供一個溫馨的享受共同生活的空間。今天我們的父母不愁吃,不愁穿。但他們最苦惱的就是每天自己的孩子上學或是上班以后自己獨處那段8~10小時的時光。今天不像過去庭院式建筑,聚居在樓房單元里,相聚變成很困難的一件事,甚至鄰里不相識。所以城市里太需要交流的空間了。
維也納在建設一個廣場的時候,發現了地下有一個200多年的遺址。他們如獲至寶,廣場規劃圖紙展示了遺址,借機在展板上系統地介紹了這個城市的歷史。保加利亞的索菲亞,在修建道路的時候發現路的中間有一座小教堂遺址,并沒有鏟平或移走,而就在道路中間建了一個小博物館。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在道路中間的博物館。
二是文化競爭力決定城市競爭力。城市競爭力是一個綜合概念,既包括經濟競爭力,也包括文化競爭力。當前,文化競爭力的影響與作用越來越突出,成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物質增長方式趨同,資源與環境壓力增大的今天,城市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驅動力,體現出更強的經濟社會價值。
今天大多數家庭的支出都轉向住、行。像惠州這樣的發達城市,人們將向更高層次的家庭支出轉化。住房解決了,車解決了,下一步將是四個趨勢的支出:文化支出,看歌劇、話劇、芭蕾舞,去博物館、圖書館享受時間﹔健康支出,參加體育運動,去健身房,打打網球這方面投入多了﹔旅游支出,去別的城市、別的國家走走看看﹔慈善支出,如把富余的錢捐贈給需要的人,自己抽出時間去做義工。這將是一個大的趨勢。
很多城市在面對這樣的旅游潮、文化追求開始挖掘自己城市的文化資源。比如貝多芬的故鄉波恩,在離貝多芬故居還有一段距離的墻上、地面上就開始有標記,引導游客不由自主地走向貝多芬故居。云南騰沖也把艾思奇故居很好地保護起來,建成艾思奇故居紀念館,使這座自然文化很好的小城今天也有了文化氣息。
文化軟實力能夠使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文化價值觀。當今經濟活動依靠的是文化內核,科研創新依靠的是文化造詣,生產管理依靠的是文化修養,技術掌握依靠的是文化素質,更重要的是依靠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起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