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發現“植物活化石”穗花杉
是如何被發現的?
為找紅色遺址,偶遇穗花杉群落
這個穗花杉群落,位于炎陵縣桃源洞自然保護區九曲水溪流邊,距十都鎮青石崗村雞公巖約1.5公里。桃源洞國有林場副場長毛志雄說,根據現場勘測得知,該穗花杉原生群落分布面積達40畝,林內穗花杉數量達1000余株,是我省單位面積穗花杉分布最密集的地方。
譚忠誠是首批發現穗花杉的人之一。他偶遇穗花杉是因為尋找消失的“棚灣糧倉”,否則很少人會來這片原始地帶。
譚忠誠說,據傳炎陵縣十都鎮青石岡村有個叫“九曲水”的地方,有一個“棚灣糧倉”。當時,炎陵縣、茶陵等地打土豪收繳的糧食和購買的糧食,都會被挑到這個隱蔽在大山深處的糧倉,然后轉運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失守后,糧倉也被夷為平地。
今年四月份,譚忠誠一行終于找到了棚灣糧倉的遺址。
“滿眼蒼翠中,一個個紅色果實點綴其中,很是漂亮。”見到此景,譚忠誠連忙拍了多張照片留念。回家后,查詢資料和請教林業專家后,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穗花杉。他說,穗花杉群落就在棚灣糧倉的對面,中間隔著一條九曲水。
為什么藏身于桃源洞?
氣候、水土等自然條件正合它脾性
起源于1.3億年前的穗花杉為何會在桃源洞成片出現?
第四紀冰川浩劫侵襲地球,使得地球來了一次顛覆性的改變,大部分植物無法幸免,歐洲、北美、東亞等高緯度地區的穗花杉也相繼滅絕。
浩劫以后,穗花杉分布范圍不斷縮小,其生存與繁殖面臨更大挑戰。因為是雌雄異株,它必須借助風和動物作為媒介授粉,但果實較大很容易被動物食用;另外,穗花杉“男女比例”早就失調了,雄樹多,雌樹少,再加上生存環境的變化,它的種子發芽率極低、幼苗成活率也很低。
毛志雄說,桃源洞自然保護區內動植物的多樣性和良好的植物環境是穗花杉生存至今的先決條件。
到過現場的毛志雄和譚忠誠介紹,這一片穗花杉生存之地的海拔大約800米,林木比較密集而且植物種類比較多,不同的植物分布層次分明,最上層是木荷、擬赤楊、甜櫧栲等高大闊葉樹,中下層為穗花杉,底層是苔蘚和一些蔓藤植物,穗花杉占林內樹木總株數的70%以上,小樹苗大概兩三米,高的一般有七八米。從外觀上判斷,這個穗花杉群落比較完整,有老有小。
群落剛好生長在一個山谷里,谷中有一條小溪,當地名為九曲水,溪水常年不斷流。譚忠誠說,山谷里日照時間很短,每天最長也只有四個小時左右,而穗花杉正好喜歡陰涼和潮濕的地方。
最年長穗花杉500歲了
此次發現的穗花杉群落中有一棵元老,胸徑達24厘米。毛志雄說,這棵穗花杉應該算是這個群落的祖先,樹高約10米,初步估算樹齡為500年了。
當地的林業專家們一致認為,這個穗花杉群落的發現,對了解我國古氣候、古植物區系和現代植物區系都具有一定的價值。
想去探訪穗花杉?
看看發現者總結的路線
如何和起源于1.3億年之前的穗花杉來一次親密接觸?譚忠誠根據自己的經歷,總結了一條賞杉路線。
桃源洞管理局前面有一條大道,這條道路可以通汽車,經此前行10公里左右,到達一個叫做“大壩”的地方,汽車無法繼續行駛了,只能通過農用車或者步行前進。
沿著這條山路再往前2公里左右,到達“九曲水”,這里再也沒有了路,開始進入原始森林。溯溪而上兩公里后,來到“棚灣”,這里就是棚灣糧倉和1000余株穗花杉所處的位置。
需要提醒的是,穗花杉花期在4月中旬,翌年5至6月種子才成熟。毛志雄和譚忠誠建議,每年的5月中下旬結果時觀賞最適宜,“萬綠叢中一點紅,煞是好看。”另外,出行前要準備好雨靴雨傘等野外用具。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