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城市發展要因地制宜 人口并非越多越好
精彩觀點
>>>城市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到自身的發展現狀與財政供給能力,并不是簡單的人多就好。
>>>城市想引進產業需要認真考慮,不是政府拍腦子越多越好,要做出合理的選擇,要考慮到基礎供給能力和給本地帶來的貢獻。
>>>城市融資需要擔保,目前的擔保只有土地投入?,F在土地這條線一斷,所有的地方政府都要破產。
>>>政府要為外資進入創造更多條件,要勇于進行價格改革、土地制度改革。
“城市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到自身的發展現狀與財政供給能力,并不是簡單的人多就好。”12月7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城市與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在2013中國城市發展國際論壇上做了題為“城市發展的產業選擇和融資創新”的主旨演講。
此次在河北崇禮召開的的中國城市發展國際論壇,由發改委城市與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和財訊傳媒集團主辦。本次主題為“城市新領袖——產業發展與融資創新”。
李鐵認為,城市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到自身的發展現狀與財政供給能力,并不是簡單的人多就好,要想辦法為外資進入創造更多條件,要勇于進行價格改革、土地制度改革。
(以下根據國家發改委城市與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發言實錄整理)
研究城鎮化,基礎是城市的發展,而城市發展面臨的兩大核心命題就是產業發展和融資創新。關于產業發展,現在全國各地為了GDP,競相招商引資,在競爭過程中會帶來很多問題。
比如鄂爾多斯。我們在分析鄂爾多斯城市發展的時候,很多媒體、學者往往沒有對這個城市的個性進行分析,只說城市出現了嚴重的泡沫。
可是鄂爾多斯有1600多億噸煤炭儲量和8000多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轉化為能源的話,能給財政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這種產業選擇對城市的支撐有先天的條件,而鄂爾多斯也在招商引資,他們認為煤不是產業,一定要引進大量的工業,引進工業意味著引進更多的人口,意味著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財政要補貼。在考慮產業支撐的情況下,應該發展服務業,通過城市架構的塑造發展服務業。
所以,城市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到自身的發展現狀與財政供給能力,并不是簡單的人多就好。
比如北京,人口達到2000多萬,但對周邊幾乎沒有工業輻射,30年多年來北京郊區的鄉鎮企業也都沒有發展起來,因為北京是首都,是行政中心,有特別強大的消費能力。同時包括行政影響力和對環境發展的特殊要求,決定著和北京只要發生產業聯系的,更多體現在消費上。
同時,產業也不是越多越好。比如說崇禮的雪場,現在有了幾家雪場,如果還要大量引進雪場,就會形成惡性競爭,最后造成基礎設施資源浪費,投資者信心下降,未來就會出現財政危機。因此,城市想引進什么樣的產業需要認真的考慮,引進的產業也不是政府拍腦子越多越好,也不是說私人企業投資就一定鼓勵。能給什么,不能給什么,要做出合理的選擇,要考慮到基礎供給能力和給本地帶來的貢獻。
融資創新首先需要改革價格體制
現在地方政府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融資的問題,中央政府也特別想破解這個難題。第一是缺錢,第二是對土地財政的過度依賴。缺錢可以想出各種各樣的融資形式,但無論債務、債券、銀行等等,總得要還。現在普遍的現象就是拿未來的土地出讓來解決眼前的問題,造成城市空間不斷擴大,需要通過房地產開發來補,補到最后會有各方面問題,土地一旦擴張了以后,整個城市的發展模式就會發生變化。
我們在研究融資創新過程當中,不僅想解決錢怎么來,還要解決錢怎么還。想要企業進入城市的基礎設施領域,進入地鐵投資、公路投資,包括城市基礎設施運營和管理,可是在現在體制下,進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進來了能不能解決生存問題。北京地鐵每年補貼100多個億,到2015年補貼就上升到200億,200億對一個地方財政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過去為了保穩定,政府通過補貼的方式導致了基礎設施的低價格,像北京的地鐵是全世界最便宜的,還有華北地區極其稀缺的水資源,價格僅相當于歐洲的六分之一。
融資創新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過去的價格體系要不要動?改革不是所有的利益都能保證的,否則改革根本進行不下去,價格改革就是如此,必須動價格體制,外資才可能獲得經營的利潤,才會進來。
城市融資需要擔保,目前的擔保只有土地投入?,F在土地這條線一斷,所有的地方政府都要破產。還有稅改,整個因素決定著我們未來融資能不能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擔保,能不能得到比較好的盈利和提高我們的融資效率。很多地方政府已經開始把政府辦公大樓和一些國有企業拿出來做擔保,這是非常好的嘗試。帶來的信號非常明顯,就是要敢于承擔風險,一旦進入擔保的范疇,政府的政績工程還能亂決策嗎?
考慮融資平臺形式多樣化,為外資進入創造更多條件的同時,要勇于進行價格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這個是未來不可回避的。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城市規劃與發展的三個時代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城市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經歷了農耕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文明三個時代,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時代中看到城市的規劃和發展的變遷:【詳細】
在我國開展綠色城市工作的構想
為應對氣候變化,長期以來我國已經做了大量工作,為全球節能減排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促進城市的綠色發展仍然有許多工作可以繼續深入。在諸多措施中,開展綠色城市工作,進行【詳細】
新型智慧城市創新發展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在國家推進城鎮化的背景之下實施的,在2014年時國家出臺了關于新型城鎮化的規劃綱要,也首次把推進智慧城市寫到國家的重大方針里。所以在2014年的時候,我們的智慧城市已經成為國家的發展戰略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