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在青島舉辦
近日,2013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6000余名城市規劃師、城市管理人員和專家、學者,圍繞“城市時代,協同規劃”的會議主題,共同探討城鎮化、城市規劃及其他規劃的協同、鄉村發展、城市規劃信息化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中國科協副主席唐啟升、青島市委書記李群等出席大會。
唐啟升在開幕式致辭中說,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的科技創新、學術交流、社會公益和科普工作,均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希望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再接再厲,更廣泛地團結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為中國城市規劃事業譜寫新的篇章。
會議設有全體大會、17個專題會議、10個自由論壇、2個高端論壇、3個特別論壇、3個工作會議。
國家最高科學獎得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名譽理事長吳良鏞院士在北京以視頻會議的方式主持了年會的“美好人居與規劃變革”分論壇。吳良鏞院士在會上指出,城鎮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建筑系統、交通系統、河湖系統,以及各種建設,沒有統一的規劃,難以達成共同目標,更難以讓各個子系統各得其所。他強調建立新型城鎮關系的重要性,提出以縣域為單位,有序地推進農村地區城鎮化進程,依據各區域具有特色的自然經濟基礎、文化結構、還有自然生態條件,積極而穩妥的推行以縣為單位的城鎮文化建設。
仇保興、李群以及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林堅、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香港大學地理系主任王緝憲、美國伊利諾斯(芝加哥)大學城市規劃系教授張庭偉、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巴特雷特規劃講座教授吳縛龍等在全體大會上作報告。
專家們在報告中指出,我國的城鎮化進程進入了關鍵時期,必須強化規劃的引領和協調作用。仇保興認為,實踐健康城鎮化,要抓住關鍵的5類底線,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市和農村互補協調發展、緊湊式的城鎮空間密度、防止出現空城以及保護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
李群提出,科學制定實施城市規劃,是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抓手。要堅持以規劃牽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鏈條,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規劃編制科學、執行到位、監督有力,以高水平的規劃促進城市治理的現代化。
周天勇的報告提出,城市化是土地的再分配過程,要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他認為,在城市規模的規劃中,要更多地考慮城市的經濟吸引力、人員流動的經濟和預期動機偏好,在預測中處理好中央意圖與地方理想的關系,市場動力與政府干預的關系,短期規模和長期人口可能流動的關系,科學的預判未來的規模,應當適時進行動態調整。
樊杰以《空間布局協同規劃的科學基礎與實踐策略》為題,從我國目前空間布局規劃的協同狀態、地表空間進行合理組織的科學機理、如何加強空間規劃協同發展等3方面進行闡述。
林堅以《土地發展權、空間管制與規劃協同》為題,從發展態勢、規劃實質、規劃協同、對城鄉規劃發展的思考4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們認為,我國目前在空間布局領域的各類規劃很不協同,缺乏頂層設計,存在嚴重的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壁壘,城鄉規劃和其他空間規劃作為配置各類空間資源的公共政策,已經成為政府發揮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保護環境職能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空間規劃協同至關重要。
會議共征集學術論文2422篇,其中163篇論文在會上進行宣讀。
會議期間,向第7屆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青年論文獎的獲獎者、首屆中國城市規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西部之光”大學生暑期規劃設計競賽優勝獎獲得者頒發了獎狀和獎章。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影像委員會舉辦了城市攝影作品公益拍賣,將公益拍賣所得全部捐獻給學會的“規劃西部行”活動,為西部地區城市規劃領域的能力提升提供經費支持。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聚焦共享與品質 開啟城市規劃設計新風向標
昨天,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的第二天,近萬名城市規劃師共聚錢塘江畔,為中國城市規劃發展帶來最具前瞻性、國際性的豐碩成果,共商城市發展的“詩和遠方”——共享與品質。這也是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詳細】
六月,青島人免費的五大城市景點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將于6月9-10日在青島舉辦,這是今年我國重大的外交活動。為配合活動的舉辦,5月29日晚間,青島有關部門發布消息稱,為提高市民的幸福感,給青島市民旅游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和實惠,充分體驗新時代、新旅游帶【詳細】
青島今年已建成71處小微綠地
今年,山東省青島市全市將建設234處小微綠地,目前已建設完成71處。街道綠化完成136處,計劃整治136處,在改善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的同時,切實做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