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新建建筑后年全面“變綠”
四成以上具備改造價值的老建筑全部進行節能改造,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并且至少應用一種可再生能源。昨日省城下發《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據悉,綠色建筑的推廣,將讓建筑耗能進一步降低,同時讓市民的生活更加舒適,譬如有些建筑除了集中供熱的情況外,還將可以集中制冷。
2015年起市區新建建筑 全面執行綠色標準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居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按照濟南市推進綠色建筑的既定目標,到“十二五”末,城鎮新建建筑強制性節能標準執行率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均達到100%,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新建建筑全部執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十三五”期間,按照省統一要求,全面執行居住建筑節能75%、公共建筑節能65%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自2014年起,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機關辦公建筑、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區,全面執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自2015年起,市及縣(市)規劃區范圍內所有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
為確保綠色建筑得到推廣,省城將綠色建筑面積和建設用地比例作為規劃的約束性指標,并在建設項目規劃條件、房地產開發建設條件意見書中,增加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有關要求的內容。對不符合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項目,依法不予辦理規劃、施工許可,不予通過施工圖審查,不予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
分戶熱計量有困難 可分小區、樓宇熱計量
綠色建筑的推廣不光針對新建建筑,也包括老建筑。“十二五”期間,濟南市對40%以上具備改造價值的城鎮既有居住建筑實施節能改造,到“十三五”末,基本完成全市有改造價值的城鎮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對既有居住建筑的節能改造,省城提倡老建筑應用太陽能光熱、光電,鼓勵按綠色建筑標準改造。到“十二五”末,對已達到建筑節能要求的既有建筑全部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并推行熱計量計價收費。實行分戶計量有難度的,可研究采用按小區或樓宇供熱量計量收費。
此外,省城還計劃因地制宜推廣熱電冷三聯供、高效鍋爐、工業廢熱及電廠乏氣余熱利用、吸收式熱泵、吸收式換熱等技術。建立熱價與煤價、氣價聯動機制,實行采暖補貼“暗補”變“明補”,對低收入家庭給予供熱補貼。
能用的舊建筑,不能隨意拆
根據相關統計,中國建筑的平均壽命不超過20年,很多建筑在還能使用之際就被拆除,原地蓋起更高的建筑,這實際上一直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今后省城將規范建筑報廢拆除管理。研究建立建筑報廢拆除審核制度,對符合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標準并在正常使用壽命內的建筑,除基本公共利益需要外,不得隨意拆除。拆除大型公共建筑要征求社會意見,并按照“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收集、運輸和處理建筑廢棄物。
此外,省城將房屋拆除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案納入城市房屋拆除管理,將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納入政府采購目錄,在城市公用設施、公共建筑等建設中優先采用。
新建建筑至少采用一種可再生能源
綠色建筑的一大特點就是能源的依賴性比傳統建筑更低。濟南市要求自2014年起,所有新建建筑原則上至少要應用1種可再生能源。譬如,100米以下新建住宅建筑和集中供應熱水的公共建筑全部按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要求設計。鼓勵既有建筑推廣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充分利用工商業企業、工業園區的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屋頂,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方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鼓勵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小區設置雨水收集利用裝置,建設區域性中水回用系統,提倡應用透水路面工程技術。
到“十二五”末,全市鎮以上規劃區新型墻材應用比例達到100%,縣以上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限制使用粘土制品,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用量比例達到10%以上,高強鋼筋在建筑工程中的用量比例達到80%以上。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遼寧省將在2020年達到城鎮一半綠色建筑覆蓋
在沈陽建筑大學內有一座神奇的建筑【詳細】
濟南章丘這個古村落里竟藏著顆千年古樹
在章丘區的南部山區山谷中,竟然藏著一處可能數百年的古村落——沒口村!【詳細】
濟南利用荒山垃圾場建成一處體育主題公園
11月22日,位于濟南市市中區的天樂康體育公園正式開園,公園涵蓋了足球、網球、游泳、垂釣以及戶外拓展等運動及娛樂項目,可滿足不同人群前來參與其喜愛的運動項目,為濟南市民增添了一個健身的好去處。【詳細】
航拍濟南森林公園 色彩如油畫鮮亮
10月27日,在山東濟南西二環,航拍濟南森林公園,湖面、亭子、紅葉構成一幅幅絕美的油畫效果,五彩斑斕樹木在高空俯瞰別有一番景象,如同進入了孩子們夢幻中的童話世界。(圖片作者:鄭濤/視覺中國)【詳細】